淺談電氣的標準化設計
撰文
Trace Software 技術總監 王金
Management is
practice. Its essence is not knowing but doing. Its test is not logic but
results. Its only authority is performance.
—— Peter F. Drucker《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唯一的權威就是成就。
——彼得.德魯克 《管理的實踐》
如何評論電氣設計的好壞或者設計水平的高低?唯一的答案就是,成就!如果你設計的圖紙在交給工人后,工人按照圖紙完成接線后沒能讓機器正常動起來,那么無論你圖做的多么漂亮美觀,都無濟于事。
電氣設計為什么需要標準化?
其實,標準化只是一個手段,其目的還是圍繞著成就來展開。
在設計中,我們都需要關注設計的周期和設計的產出,以規定的環境、規定的工時,完成能夠符合生產和其他部門對于圖紙和數據需求的產品。要達到上述目的,如果設計環境、設計的工序隨意變更,或作業方法或作業條件隨人而異有所改變的話,一定無法產出符合上述目的的產品。因此必須對作業流程、作業方法、作業條件加以規定并貫徹執行,使之標準化。
標準化的四大目的
標準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術儲備,提高效率,防止再發,教育訓練。標準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業內的成員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的方式來加以保存,而不會因為人員的流動,整個技術、經驗跟著流失。達到個人知道多少,組織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將個人的經驗(財富)轉化為企業的財富;更因為有了標準化,每一項工作即使換了不同的人來操作,也不會在效率和品質上出現太大的差異。
如果沒有標準化,老員工離職時,他將所有曾經發生過問題的對應方法、作業技巧等寶貴經驗裝在腦子里帶走后,新員工可能重復發生以前的問題,即便在交接時有了傳授,但憑記憶很難完全記住。沒有標準化,不同的師傅將帶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結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標準的制定要求
很多企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標準,但仔細分析,你會發現許多標準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確等問題,例如,“制作符號要規范一些”。什么是規范?不可操作。其實,一個好的標準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滿足以下六點:
1. 目標指向。標準必須是面對目標的,即遵循標準總是能保持生產出相同品質的產品。因此,與目標無關的詞語、內容請勿出現。
2. 顯示原因和結果。比如“按照設計要求創建線型”。這是一個結果,應該描述設計要求是什么。如果表述成“按照實際使用電線的線徑和顏色物理信息創建各種線型”,就會更加明確。
3. 準確。要避免抽象,“制作符號要規范一些”,什么才算是規范一些?不宜出現概念模糊的詞語,需要添加上“兩個連接點之間間距為2.5mm的倍數,通常為2倍”這樣的準備描述。
4. 數量化—具體。每個讀標準的人必須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釋標準。如上面的2.5mm就是一個具體的數量化。
5. 現實。標準必須是現實的,即可操作的。標準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
6. 修訂。標準在需要時必須修訂。在優秀的企業,工作是按照標準進行的,因此標準必須是最新的,是當時正確的操作情況的反映。永遠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標準。例如,當部件或材料已經升級換代了,標準就需要對物料等設計環境做改變。
Elecworks讓標準化落地
不同的企業對于標準化的詳細程度要求不一,這里給出一些通用的標準化規定。
作業條件
圖框采用A3,打印到A4紙上
符號標注方式采用IEC61346標準
規定符號源代碼(斷路器使用Q,接觸器使用KM,繼電器使用KA…)
電纜標注
交叉引用標注
標注唯一性范圍的設定
電線/設備標注編號的順序
線型的定義
字體的定義
電線/電位標注的定義
設備庫的建立
電纜庫的建立
作業流程
系統圖
原理圖
接線圖
接線表
端子表
布局圖
3D集成
自動布線
接線工藝表
作業方法
電纜的使用和顯示方法
PLC的配置和設計方法
連接器的配置和設計方法
宏的創建和使用方法
模塊化自動生成原理圖的方法
TOP-DOWN設計方法
Protel-elecworks信號數據的集成
線束的定義和產出
結束語
標準化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兩大車輪之一,是企業追求效率、減少差錯的重要手段。打個比方說,標準化就類似建立一個磨具,讓所有工作在磨具內部成型,不管原來是方是圓,進入磨具之后產出是有效的。
以終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