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的定義
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霾是大量及細微干塵粒均勻浮游在空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十千米的空氣普遍有渾濁現象,使遠處光亮物微帶黃色、紅色,使黑色微帶藍色。通俗點說,霾就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鹽、硝酸鹽等顆粒物組成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覺障礙。霧和霾最大的區別在于水分的含量,當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我們叫做霧,水分含量低于80%的時候我們叫做霾,在80和90之間是霧霾的混合物。
說到霧霾,通常我們就會想到PM2.5。PM2.5顆粒物質霧霾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的健康具有較大威脅。這種顆粒物的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也稱之為可吸入顆粒物。這種物質進入到人體系統以后可以進入到人體的血液參與全身的循環,對人體的健康是有非常嚴重的影響。
那么,霧霾是如何形成了,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導致霧霾形成的重要物質VOCs,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s是指在室溫下飽和蒸氣壓大于70.91Pa,常壓下沸點小于260℃的有機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系物、有機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機酮、胺、醇、醚、酯、酸、石油烴化合物等,目前已鑒別出3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
研究表明,霧霾的形成離不開VOCs的助力,VOCs是霧霾形成的重要前體物。它與用其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銨鹽之類發生反應,形成二次有機其溶劑,對PM2.5貢獻非常大。同時,VOC加強大氣氧化活性,加強PM2.5形成,在反映過程中還能夠形成臭氧,導致近地層臭氧污染。
目前,北方地區是霧霾肆虐的重點地區。北京地區目前將霧霾等級分為三級,輕度霾、中度霾、重度霾。輕度霾指相對濕度小于80%,能見度大于5公里,小于10公里,中度霾空氣濕度小于80%,能見度在2公里到5公里之見,重度霾指能見得要小于2公里的情況。
出現霧霾天氣時,建議大家最好待在室內,避免外出吸入PM2.5顆粒。如果外出,盡可能的佩戴防滑性能較好的口罩。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加大對霧霾的治理,2017年更是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堪稱世上最嚴環保年。早在北方供暖季正式來臨前不久,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和京津冀等省市共同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要求“2+26”城市、多行業自11月15日起全面解析揮發性有機物VOCs,全面開始執行采暖季“停工令”。
要想解決霧霾污染問題,VOCs是必須先處理的一只強有力的“攔路虎”。VOCs來源廣泛,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出行都會造成VOCs的排放。目前機動車、工業等行業排放的VOCs占了總VOCs的很大比例。另外,自然界的火山噴發、植被光合作用也會產生VOCs。VOCs的成分復雜,處理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在國際上對此沒有絕對的治理方法。相比歐美國家,我國的VOCs治理起步較晚,但一直在進步中。
那么,究竟該如何治理VOCs,究竟可以用哪些傳感器呢?
為防止VOCs氣體和PM2.5顆粒污染到我們的環境,深圳市工采網有限公司提供檢測VOCs氣體的PID傳感器和PM2.5顆粒的PM2.5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