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9-07
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降至50%的臨界點下方,并降至3年新低,凸顯新常態下我國制造業增長動力嚴重不足。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轉型升級還需要仰仗中國制造業充當開路先鋒,因而,提升中國制造業增長動力的大課題迫在眉睫。
-
2015-09-07
“互聯網+”制造業是眾望所歸,畢竟互聯網化不是要革命,讓傳統企業恐懼,而是一種幫助傳統制造輔助升級的工具。工業4.0是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傳統的行業將消失,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
-
2015-08-28
2015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繼續保持較快下降,節能減排的有利因素正在積聚發力,節能減排進展總體順利。
-
2015-08-26
“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方向是什么?裝備制造業市場發展前景如何?怎樣構建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創新如何驅動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如何變革生產方式?3D打印技術發展潛力有多大?作為“打印耗材之都”的珠海如何向3D打印轉型?
-
2015-08-21
以合同能源管理(EPC/EMC)模式開展節能服務經營,節能服務公司(EMCo)表面上是作為投資人的角色出場的,這種業務的最大特點就是,融資是主要條件,融資難是主要問題。大部分項目開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就是節能服務公司手里沒錢,換句話說,合同能源管理這種機制能否推行下去關鍵在于融資的成敗。
-
2015-08-21
俄羅斯在3D打印領域的一些技術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目前俄羅斯聯邦政府并未推出任何關于3D打印方面的國家戰略,也沒有將3D打印列入國家關鍵發展技術名單。不過,一些由國家支持的3D打印技術中心已在建設中,同時,一些重工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也在積極推動3D打印產業的發展,希望將3D打印應用到傳統工業中。
-
2015-08-19
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常務副局長張鵬告訴首屆“裝洽會”采訪團記者,順德已與世界機器人 “四大家庭”展開合作,欲在機器人產業方面搶占先機。其中,安川電機機器人投資10 億元與美的開發電機機器人項目、瑞士ABB 與利迅達開展技術合作、德國庫卡在中德工業服務區建設工程中心、日本川崎重工與隆深合作設立機器人培訓中心。
-
2015-08-19
畢勝對此的解釋是有可定制的相同點,但C2M的重點卻不僅僅是定制,而是這一模式中助工廠實現零庫存柔性制造環節,讓制造直接到用戶、按需求生產。這種模式不同于消費者通過平臺直接跟品牌商或經營商做定制產品,是直接對產品加工廠,完全沒有庫銷比,有訂單再生產,沒流量就不開工。哪怕制造商手中有庫存,那也是原材料庫存,價值要比成品大得多。畢勝認為這種柔性制造才是中國制造的未來。
-
2015-08-19
隨著互聯網更深入地滲透各個行業,這一現象將發生改變。企業擁抱互聯網技術的程度越高,它們的運營將會越高效,并最終轉化為生產效率的提升。傳統企業向數字化轉變是一個顛覆性過程,需要反思公司文化、戰略、運營組織乃至外部合作等方方面面。這一過程產生的利好也十分巨大——成功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能使企業的銷售利潤在5年內提升50%。
-
2015-08-10
中國制造業持續低迷,機床消費受到影響,但仍為全球機床消費第一名,2014年占比20%,其次為美國和德國,占比分別為16%和14%。2014年,中國機床市場規模達到8,712億元,比2013年成長8.5%,成長速度下滑。2010年,在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激勵下,中國機床市場規模成長速度達到43.5%,2011年持續高速成長,但2012年成長速度出現嚴重下滑,2013年及2014年維持低速增長。
-
2015-08-10
國內制造業生產持續走向低迷。上半年中采PMI景氣指數持續維持在50枯榮線以上的6個月中,小企業PMI始終低于50%,并且在最近的4個月中出現了連續環比下降。利潤低是經營困難的結果體現。受訪企業與專家對記者稱,這背后,是需求減少、人力成本上漲等系列原因的不斷疊加。
-
2015-08-06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我國機器人的檢測與評定中心年初已經啟動,還將從產業基金等方面來支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
2015-08-05
靈活的低成本模式將重塑中國制造業。過早進入產能過剩時代使得我國制造業失去了發展試錯的機會,面臨著發達國家工業互聯網和工業4.0雙重戰略競爭壓力。德國“工業4.0”將是制造業轉型的全球性機遇,尤其在“互聯網+”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雙重推動之下!
-
2015-07-30
201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報告。從數據來看,我國總體呈現四大特征,即工業生產連續3個月回升,東部地區支撐作用增強;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制造業累計利潤保持增長;高耗能行業增速放緩,高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部分傳統產業投資持續下降,消費領域和新興產業投資快速增長;能源原材料行業需求低迷,消費相關行業運行向好。
-
2015-07-27
互聯網時代以來,人們便不再滿足于同質化嚴重的機械大生產了,同時對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正與日俱增。除了對產品的基本功能有所要求之外,更傾向于追求一些能夠彰顯個人風格、審美價值的個性化產品。隨著德國工業4.0概念的提出和走紅全球,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開始積極地謀求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建立新的產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