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委員會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系統管理與復雜性科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自動化學會系統復雜性專業委員會
承辦: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與智能科學重點實驗室
協辦:國際系統工程協會(INCOSE)北京分會
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經濟學、商業和金融體系技術委員會
國際計算機協會(ACM)SocialandEconomicComputing分會
旅美科技協會
一、會議主題
隨著信息技術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系統和工程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些系統與自然系統越來越相互依賴和關聯,其行為呈現出動態性、快速性、實時性、開放性、交互性與數據海量性等特征。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同時考慮社會要素、自然要素、工程要素和人文因素等相疊加,還需要同時考慮無人系統與有人系統的互信問題、協同問題以及智能融合問題等問題。然而認清復雜系統的動態演化規律并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精確地建模困難重重,現有的基于還原論的控制理論與方法難以奏效,上述復雜系統的控制成為整個控制界面臨的挑戰。為此,國內學者幾年前提出的平行控制方法為復雜系統控制以及人機智能融合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和視角。
平行控制理論融合了控制科學、復雜性科學、智能科學、認知科學、信息科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以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和并行分布式高性能計算技術為基礎,將理論研究、實驗和計算技術等多種科學研究手段相結合,對傳統控制理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在復雜系統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集成化上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復雜工程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應用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平行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對復雜的被控對象構建一個人工系統,用現代計算手段在人工系統上進行計算實驗,進而利用計算實驗結果并通過人工系統與實際復雜系統的平行執行對其實施有效的控制。人工系統的概念是傳統控制領域里面建模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其構建可以是基于實際現場采集的自然或人工數據,然后通過數據分析使用機器學習的方法,甚至是人工輔助的方法來實現的。對很多復雜的社會或工程系統來講,傳統的用科學實驗或工程試驗來認識規律的手段,在實際中因為不容許、不可能、或成本極高而失去意義,使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在人工系統上做實驗既省時間又可降低成本,又可以將很難描述的人的智能引入系統之中,成為人們了解復雜系統動態變化趨勢和完成復雜系統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平行控制理論的最大特點,就是要改變人工系統的非主導地位,使其角色從被動到主動、靜態到動態、離線到在線,以至最后由從屬地位提高到相等的地位,通過對人工系統與實際復雜系統的平行執行結果的對比分析,把人的智能融合到復雜系統的行為之中,進而有效地控制實際復雜系統。
為促進平行控制這一新興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使其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發展及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系統管理與復雜性科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第二屆全國平行控制會議(The2ndChineseConferenceonParallelControl),其目的在于為平行控制領域的廣大科技人員提供一個該領域內的交流平臺,探討平行控制的基礎理論研究及其應用,討論該領域內最新的突破性進展,交流新的學術思想和新方法,探索平行控制對現代社會發展的意義,展望平行控制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征文范圍
第二屆全國平行控制會議(The2ndChineseConferenceonParallelControl)歡迎平行控制領域內各個研究方向的文章。下面各點僅屬舉例,會議論文征集范圍不限于此。
-復雜過程或復雜系統的人工系統構建方法
-計算實驗的設計與分析方法
-基于計算實驗的優化理論與方法
-基于數據的復雜過程或復雜系統的控制理論與技術
-基于數據的復雜過程或復雜事件的決策理論與方法
-基于數據的復雜過程或復雜事件的調度理論與方法
-基于代理的控制(ABC)方法及應用
-增強學習與自適應動態規劃(ADP)方法及應用
-學習控制與自組織控制系統
-基于網絡的控制方法與應用
-神經網絡控制方法及應用
-模糊控制方法及應用
-無人系統自主控制理論方法及應用
-復雜非結構化數據的機器學習方法
-復雜動態環境下智能控制結構及實現機制
三、論文要求
論文寫作用中文和英文均可,以PDF及DOC形式提交完整的稿件至會議郵箱ccpc2010@gmail.com,郵件名稱中請注明“姓名+第二屆全國平行控制會議投稿”。稿件應嚴格按照要求排版(排版要求詳見附件1的格式,會議拒收未按要求排版的稿件),每篇論文篇幅A4紙原則上不低于4頁、不超出6頁(包括圖表)。最終被錄用的論文將會收入大會論文集中,結集出版。優秀論文(中文和英文均可)將被推薦到IEEETransactionsonNeuralNetworks,IEEETransactionsonsystem,man&cybernetics,IEEEIntelligentSystems,ACMTransactionsonIntelligentSystemsandTechnology,以及《自動化學報》等國內外著名雜志上。
四、重要日期
2010年10月18日論文全文投稿截止
2010年11月18日發出論文錄用通知
2010年11月30日最終稿提交截止
五、聯系方式
安向京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話:0731-84573392,13308492239
E-mail:anxiangjing@yahoo.com
韋慶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話:0731-84576310,13677352773
E-mail:wien1999@163.com
張楠中國自動化學會電話:010-62521822
E-mail:ccpc2010@gmail.com
最新信息請參閱中國自動化學會網站:www.caa.org.cn
學會活動聯系安向京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話:0731-84573392,13308492239
E-mail:anxiangjing@yahoo.com
韋慶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話:0731-84576310,13677352773
E-mail:wien1999@163.com
張楠中國自動化學會電話:010-62521822
E-mail:ccpc2010@gmail.com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m4slenrem.html
拷貝地址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作為電氣設備電流或信號聯接的關鍵,工業聯接解決方案就像工業設備中的神經網絡,從PCB線路板、傳感器,到驅動器、電機,再到工業電腦、電氣柜等,幾乎無處不在。鋰電,智能化,魏德米勒,
在運行效率、智能決策成為智能系統打造過程中的最為重要標準的時代,任何一個智能系統的算力,都成為支撐系統高效運行的基礎標準。安防,智能化,神經網絡,
針對車載、監控安防、無人機和移動/可穿戴設備應用,中國上海——楷登電子在近日正式公布了業界首款獨立完整的神經網絡DSP —Cadence? Tensilica? Vision C5 DSP,面向對神經網絡計算能力有極高要求的視覺設備、雷達/光學雷達和融合傳感器等應用量身優化。
為了精確預測泥漿密度隨泥漿類型而變化的情況,已經研制出一種人工神經網絡模型。水基和油基鉆井液在0~1400psi的壓力范圍和400℉的高溫時的實驗測量用來開發和測試ANN模型。知道了標準條件下(0 psi和70℉)鉆井液類型(水基或油基)和其密度,開發出的模型可以預測任何溫度和壓力(在所研究范圍內)
只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當今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需要幾小時、幾年甚至幾百年才能計算完成的任務;代替醫生,對病人作出準確診斷;像人一樣,具有自學習、自組織乃至聯想記憶功能……這是記者從正在大連理工大學召開的“2004年國際神經網絡研討會”上獲悉的“神經網絡”技術的巨大威力。
根據原料的化學成分以及對熟料的要求,采用下料配比的模糊控制器設計(模糊控制算法、模糊控制器的實現);總下料量的模糊控制器設計(細度所決定的下料量、入磨原料水分所決定的下料量、一種多用途的多輸入、單輸出的模糊控制器、總下料量的確定),以及生料的三種配比,使水泥生料的質量和產量得到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