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越來越顯得重要,它最重要的作用至少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會展對所在產業提供了支持和幫助。我理解,會展業是一種綜合、高效率的營銷活動,會展的本質是交易和交流,所以要高度重視會展業對產業發展的意義。當然,綜合性會展活動會對綜合產業和城市帶來重要作用。
第二,會展業會對會展所在城市帶來直接和間接的經濟貢獻。會展業帶來大量的交易活動,毫無疑問,它首先會對一個城市展覽系統的產業做出貢獻;其次會對一個城市相關的產業做出重要的經濟貢獻;第三點要強調,會展業在發展過程當中特別會對一個城市的綜合影響力和城市的“營銷”帶來重要的機會和幫助。之所以有很多城市愿意承辦大型會展活動,我想出發點也在于此。
第三,除了上述影響之外,近些年來會展業出現了一個重要趨勢,那就是展覽和交流與思想的結合。
我想借此機會重點闡述北京已經具備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重要的會展中心城市的六點理由。
我想從舉辦會展的供給角度和需求角度這兩個方面來探討。
從舉辦會展的供給角度來說北京有四個方面的條件值得注意,
第一個條件是北京會展組織者力量優勢明顯。得益于首都的優勢,北京擁有大量的全國性機構和重要的行業協會。除去中央部委之外,五百多個全國性行業協會有一半以上在北京。由于中國會展業總體上市場化發育程度還不完備,北京此方面的優勢確實得天獨厚。
第二,從會展發展的信息和思想的支持者角度來看,北京也確有優勢條件。由于北京是中央決策機構的所在地,同時由于北京聚集了大量中央級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和研究組織,集中了大量的思想者、很多產業領域的前沿研究者,因此北京能夠為會展業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提供重要的支持條件。
第三,從會展業專業化合作、分工的角度看,北京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的會展業支持基礎。會展業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會展業離不開進一步分工帶來的合作體系的支持,除展館設施外,還應有公關公司、廣告公司、傳媒機構,裝飾、裝修及物流業企業和組織的支持。北京在會展業專業化分工合作企業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基礎,商業、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傳媒文化產業在全市GDP中均有不小的份額。這為北京進一步發展會展業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四,北京具備了支撐成為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會展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條件,盡管這方面還有很多的問題和不足并有待進一步改善。
從需求角度看,北京有兩個重要的特點值得大家注意。
第一個特點是從會展業的非移動性觀眾的層次、結構和特點來看,北京具備了這方面的重要條件。北京市民的總體層次和組成結構能夠適應會展業的發展需求,北京會展業非移動的專業觀眾的影響力、分析能力和傳播能力比較強。這是會展業在一個城市舉辦能否帶來更大范圍影響的重要條件。除了作為中央所在地之外,北京有200多家中央級、全國性新聞機構,有190多家國外新聞傳播機構,有8300多家國外著名公司的辦事機構,有150多個國家的使領館,還有18000多名外國留學生。此外,北京市民當中還有大量的行業協會工作人員,以及大量的學術研究人員,這樣的市民結構使得其影響、分析和傳播的能力非常強。會展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專業人士觀察和思考之后為企業乃至產業發展提供思想和行動,這樣的非移動性觀眾結構使得北京具備了舉辦會展業的重要優勢條件。
第二個特點是北京在城市經濟方面的重要特點。不能簡單地用“北京市場足夠大”來準確描述北京的市場狀況,我試圖從營銷學角度用“市場中心”來描述。
這樣描述有五點理由。
第一,北京的市場有著足夠大的社會需求總量和交易活動總量,去年全年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是1744億元,僅比上海略低。此外,每年有900億元的房地產交易總額,有112億元的餐飲業交易總額,有130億元的酒店業的營業額,還有80多億元的與會展業相關的營業總額,260億元的保險業的營業總額,以及13331億元的金融活動的交易總量。北京市場交易活動總量十分龐大。
第二個理由是,北京的市場信息高度密集。傳統的產業布局理論強調生產布局當中生產成本最低化,但現在產業布局理論更多地要強調與市場的距離和信息密集程度。
第三個理由,北京的市場位置在內陸地區居于中部,又在環渤海經濟圈當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它存在著地理意義上的向西北、東北、華北及內陸地區輻射的作用,這也是很多大型企業在這里建立物流中心的原因。
第四個理由,北京的普通消費產品對我國內陸地區有一定的消費示范作用。這種示范作用也對北京的市場條件帶來了重要影響。
第五個理由,北京去年全部銀行結匯的經常項目下,非貨物貿易部分的結匯比例占到了全國總量的15.7%,達到136.1億美元,從這個比例來看北京在我國服務貿易結匯以及服務貿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基礎地位。
從以上五個理由看,北京市場中心的地位從需求角度最本質地支持了會展業的發展,為會展業在北京發展帶來了非常寶貴的重要基礎和條件,因為會展業成功與否最終要看在展覽地之外的更大范圍內,還能為產業發展帶來多大的市場交易機會。
北京會展業的發展既有上述很好的條件和基礎,也有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不是一般的表述。機遇應該說是非常寶貴的,2008年奧運會有著對北京城市總體地位的帶動作用,如何抓好這樣的機遇確實值得認真思考。在挑戰方面,坦率地講北京確實存在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比如會展設施場館問題,由于當前會展場所供給不充分、設施條件不理想,影響了會展產業的發展,這提醒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盡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同時對北京城市整體布局當中會展場館和交通組織的關系給予高度重視。
(北京市副市長 陸 昊)
信息來源: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摘自:http://www.cbi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