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中國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副會長 陳澤炎[/center] 眾所周知,機械設備是由“動力、傳動和控制”這三大系統構成的,其中齒輪、軸承、液壓件、氣動件、密封件、低壓電器、機電一體化裝置等基礎件、傳動件在系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促使基礎件、傳動件的生產和銷售也大為增長。
據統計,2003年全國機械工業產值達到25222.22億元,同比增長31.78%;機械工業增加值為6200.32億元,同比增長26.05%,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產品產量的情況看,作為基礎件、傳動件主要用戶的汽車、機床、工程機械、塑料機械、包裝機械、紡織機械等產品在2003年都有了兩位數的增長;其結果是帶動了軸承增長14%,液壓件增長33%,液力件增長66%、緊固件增長22%,工業鏈條增長18%,齒輪增長40%,減速機增長34%,形勢大好。
特別是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帶動下,北方的市場需求有了更快的增長。其中2003年華北地區的機械工業產值增長幅度達到36.38%,東北地區的遼寧省機械工業產值增長幅度達到33.69%,在全國機械工業發展中都占有突出的地位。
2003年國家還啟動了首批100個國債項目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造項目,投入資金達600億元。如果再加上地方配套資金和由此帶動的其他渠道的投資,估計投資總數將達到上千億元。由此我們可以想像,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前景一定會是非常令人振奮的。
一般在基礎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中,大約40%的資金要用于購買機械設備,這樣形成的機械設備主機以及相關的基礎件、傳動件的巨大市場無疑更是非常喜人。前不久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為新鋼廠項目進行了大型液壓和啟動系統及設備的招標,這已表現出市場的巨大需求。 當前中國經濟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個地區是:珠江三角區、長江三角區和環渤海地區。其中環渤海地區的GDP占全國的20%,擁有5800公里海岸線、20個大中型城市、60個港口、200多所高校、800多個科研機構、40多萬科技人員;正在形成以北京、天津為雙核的世界級城市帶及其兩側的城市群、產業群。如果再加上北京2008年舉辦奧運會和振興東北等有利的背景,我們完全可以說這里的商機真是無限。
當然,在市場看好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我國基礎件、傳動件技術水平的差距。首先在產品結構方面,我國目前液壓、氣動、密封等元件還多是以上世紀80年代引進技術或跟蹤仿制為主,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其次在技術發展方面,我們科研轉化能力仍然十分薄弱。盡管每年科研論文和專利登記為數不少,但基本不能及時地轉化為生產能力。此外在市場占有率方面,目前國產液壓、氣動、密封等元件大約占45%,而其他超過一半的市場都為進口產品所占據。
但也正是由于我國基礎件、傳動件技術水平的差距,又使得在這些領域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的前景十分廣闊。因此,當2004年9月在北京舉辦“中國(北京)國際動力傳動與自動化控制展覽會(PTAC China 2004)”的消息發出以后,國內外參展商的反映都甚為積極。
應該說“2004年中國(北京)國際動力傳動與自動化控制展覽會(PTAC China 2004)”是有著良好的背景和基礎的。該展覽會原為1991年開始在北京舉辦的PTC展覽會,已在北京舉辦過四屆。從1999年起,PTC展覽會轉移到了上海,繼續以每逢單年舉辦為主。2001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PTC展覽會期間,我們曾對181家中外參展商進行過調查訪問,結果83.33%的企業表示對雙年在北京舉辦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方面的展覽會感興趣;對以促進北方地區基礎件、傳動件市場發展的展覽會表示支持。這就是我們2004年舉辦PTAC展覽會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