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4日,世界機械工程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學術會議第十一屆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世界大會在天津市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加拿大等4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5O多名機構學與機器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相關的17個學術領域科技前沿課題進行充分研討,共同推動世界機械工程學科的發(fā)展。這也是國際機器與機構學聯合會(IFToMM)首次在中國舉辦世界大會。天津大學、國際機器與機構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共同承辦了這一國際會議。教育部長江學者、國際機器與機構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委員會主席、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黃田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4月1日下午,第十一屆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世界大會在天津幣天宇酒店舉行開幕式。天津市副市長張俊芳、天津大學校長單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局長韓建國、科技部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有關領導到會表示祝賀。會上,國際機器與機構學聯合會主席美國斯坦福大學肯尼斯·J·渥準(Keneth J. Waldron)教授做了簡短發(fā)言,科技部高新技術及產業(yè)化司李武強副司長做了題為《中國先進制造技術的發(fā)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的大會發(fā)言。
出席這次大會的450余名專家學者中,海外學者近300人。世界機械工程領域項級專家美國斯坦福大學肯尼斯·J·渥準教授(Keneth J.Waldron)、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喬治·安吉勒斯(Jorge Angeles)教授、芬蘭奧盧大學塔圖·雷諾恩(Tatu Leinonen)教授、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院讓-皮埃爾·莫萊特(Jean-Pierre Meret)博士、意大利卡西諾大學馬可·契科拉里(Marco Ceccarelli)教授等也出席了這次大會。專家們在會議期間,就計算運動學、齒輪與傳動、人機系統、連桿與凸輪、機電一體化、微型機構、非線性振動、機器人學、轉子動力學、運輸機械、機器與機構的可靠性、生物力學、設計方法學、機械動力學、摩擦學等17個領域的學術前沿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討。會議收集的論文491篇,覆蓋了機器科學與機構學研究與工程實踐的各個領域,充分促進了世界范圍內從事在該領域研究學者的廣泛學術交流。據悉,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簡稱IFToMM)是機械工程領域中最具權威的國際學術組織之一,其研究的范圍涉及機構、機器、系統的結構、運動學、動力學、控制,以及相關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理論與應用。
據悉,本屆會議由IFToMM中國委員會、天津大學共同承辦,IFToMM副主席、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黃田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會議的舉辦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知名度,推動機械制造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對于促進機械產品升級換代,增強我國機械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起到積極的作用。本屆大會是在亞洲第二次、中國第一次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