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1999年,美國電子元件廠銷值創歷史最高記錄,達617.94億美元,除計算機部件外,印制板、連接器、光電線纜和電容器已成為美國電子元件的四大支柱,當年廠銷值分別達79.76、46.78、27.73和20.47億美元。
在各類電子元件中,陶瓷電容器仍是美國電容器的支柱,2000年其廠銷量達939.78%億只,占電容器總廠銷量1007.44億只的93.3%,廠銷值15.52億美元,占49.9%。片式電阻器廠銷量已持續多年下降,1999年已降至3.45億只,僅占固定電阻器總廠銷量的32.3%,但表面安裝電阻網絡(2.27億只)已占電阻網絡總廠銷量的40.7%。印制板連接器是美國連接器的主流產品。按廠銷值計,多層印制板已占印制板總廠銷值的64.6%;機電傳感器仍主宰美國傳感器行業,其廠銷值占該行業的58.6%;固態繼電器生產仍有限,1999年其廠銷值僅1390萬美元;微波元件中,微波鐵氧體元件和微波電子元件占重要地位。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0年,美國電子元件出口值已由1999年的506.73億美元急增到693.08億美元,出口值由349.65億美元急增到429.49億美元,其中計算機和外設部件最大進口產品,同時也是最大出口產品,進、出口值分別達316.40億美元和241.96億美元。盡管美國是世界印制板的最大生產國,但它卻也是世界印制板的最大進口國,2000年進口值高達147.28億美元,而其出口僅17.47億美元。據美國商務部統計,1998-2000年美國從我國內地進口的電子元件其價值分別為48.52、59.43和94.79億美元,而向我國內地出口的電子元件分別為49.51、41.59和86.42億美元,按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00年我國內地已成為繼我國臺灣和日本之后的美國電子元件的第三大供應地。
2.西歐
西歐雖已淪為世界電子元件的第四大生產地,但其2000年產值仍要占世界電子元件總產值的22.14%,為278.28億美元,并且其電子元件的消費量僅次于美國,達304.89億美元,占世界電子元件消費總量27.02%。在世界電子元件進、出口市場上,仍是世界電子元件的最大進口市場,1999年其進口值達303.09億美元,其出口值僅次于亞太地區,達275.88億美元。并且德國、英國、法國都是世界電子元件的主要生產國和電子元件的進、出口大國。
在世界電子元件生產市場上,西歐許多元件的生產占有重要地位,其連接器生產居世界首位,按產值計,要占世界的36.37%,繼電器、開關、天線和空白記錄媒體的生產均均居世界第二,在世界生產市場上的占有率分別達34.27%、26.00%、33.39%和26.29%。在電子元件消費市場上,其連接器、繼電器、放大器和天線的消費量均居世界首位,其消費量分別占世界消費量的36.53%、35.43%、42.96%和43.98%。
在供需方面,西歐電子元件的生產滿足不了當地的需求,尤其是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荷蘭每年需進口數十億美元的電子元件,而比利時、西班牙、瑞典等國家每年進口額均在十億美元以上。在各類產品方面,電容器、變壓器、印制板、揚聲器、音頻放大器等都需大量進口。預計2001年西歐電子元件產、銷值可分別達290.42億美元和313.96億美元,2004年銷售值達338.0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