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產業分析>中國制造:敢問“強”在何方?

          中國制造:敢問“強”在何方?

          發布時間:2004-10-16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機械制造

          導  讀:


            在中國經濟增長的高速列車上,沖在前端的“中國制造”近年來備受全球關注。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為代表的三大加工制造中心的崛起,令中國制造業排名世界第四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教授說:“中國逐漸成為制造業超級大國”。 

            的確,中國制造業的崛起讓國際制造業巨頭們感受到了壓力。近來有報道稱,由于美國已將制造業的蕭條完全歸咎于中國制造業的沖擊,今后美國將針對我國采取“制造業行動計劃”。8月底,歐盟又啟動了兩項新法規——《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將為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歐盟樹起新的綠色壁壘。與此同時,我們的“廉價勞動力”國際競爭優勢也正逐漸削弱。 

            嚴峻的形勢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今后中國經濟增長將依靠什么?中國制造的優勢又當如何體現?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認為,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做強中國制造業。這無疑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中國制造業的必由之路。 

            中國制造何以為“強”? 

            就整體而言,中國制造的規模之大乃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國制造之大而不強也同樣勿庸置疑。就局部而言,我們在制造業的某些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甚至獨占鰲頭。以《劍橋制造評論》新近編制的2004年《中國1000大制造商》排行榜為證:在入選企業中,化工企業最多,占據第一集團;機械、電子分列二、三位。這既表明中國制造業的加工方式正在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大轉移,又意味著中國制造做大做強的主攻陣地當在化學工業和裝備制造業。 

            化學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我國化肥、農藥、輪胎外胎產量及染料生產量和商品供應量均排名世界第一;合成纖維聚合物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樹脂及共聚物、合成橡膠產量均居世界第四位。盡管目前我們的化工產品生產呈現總體供過于求、生產能力過剩的態勢,卻又存在著許多產品供不應求、不得不大量依賴進口的矛盾。比如說,國產磷肥只能滿足70%,染料品種只能滿足紡織行業需求的50%,農藥品種也只能滿足農業需求的65%,許多精細化工產品和深加工產品國內至今仍是空白。據海關統計,2003年化工制品進口額490億美元,增長25.5%;出口額196億美元,增長27.8%;貿易逆差294億美元。今年1-7月,化工制品進口額359.5億美元,增長33.1%;出口額137.3億美元,增長28.3%;貿易逆差已達到22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2%。 

            與外貿逆差逐步擴大的化工制造業相比,我國的機電制造業似乎更顯強勢。去年機電產品出口2275億美元,同比增長44.8%;外貿順差25億美元。今年前7個月,機電產品出口1675.3億美元,同比增長45.3%;外貿差額由上年同期的逆差29億美元變為順差5億美元。尤為可喜的是出口增幅在60%以上的機電產品有: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機(105%)、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81.3%)、汽車零件(72.5%)、電視機(60.6%)、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60%)。機電產品出口向好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漸強的顯著標志。 

            素有“工業母機”之稱的裝備制造業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裝備的重任,是我國工業領域中最大的產業,也是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的首要產業。裝備工業作為“中國制造”的基礎產業,決定著化學工業等制造行業的發展速度和國際競爭水準。裝備工業不發達,中國制造豈能稱強。然而,在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長足進步的今天,我們還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國裝備行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是一些技術含量低、附加值較小的產品,而裝備行業的核心部分,大型、高技術成套設備和重點產品的競爭力還比較弱,基本處于進口替代的初級階段;從而導致我國裝備國產化率偏低、技術裝備科技含量較少,影響到中國制造的整體水平發揮。目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投資的2/3仍然依賴進口。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工業裝備、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等的70%要靠進口。有鑒于此,做強中國制造業最終必將體現在做強裝備制造業上。于是,裝備制造業就設定了“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奮斗目標,這也是中國制造的強夢所在。 

            找準做強中國制造的突破口 

            做強中國制造業的主攻方向既已確定,找準要害進行重點突破則勢在必行。我國裝備工業擔負著機械電子制造業中投資類產品的生產重任(約占機械電子工業增加值的80%),涵蓋八大類185個小類產品。這其中有兩大關鍵門類堪稱是整個裝備工業的“扼喉之痛”,即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機床工具制造業和以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為代表的儀器儀表工業。 

            發展裝備工業,機床是基礎,是最重要的裝備工業;而機床的數控化又成為機床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煤炭、汽車、鋼鐵、房地產、建材、機械、電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業為基礎的高增長行業發展勢頭強勁,構成了對機床市場尤其是數控機床的巨大需求。這使得我國機床消費額每年約為六七十億美元,已連續兩年穩居全球第一。去年僅進口機床就達41.3億美元,繼續居世界進口機床國首位。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透露,今年1-7月我國共計進口機床33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58.4%。預計近兩三年內我國世界第一機床消費大國的地位將難以動搖,其中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將占主導地位。另有業界權威機構預測,2005年中國機床的消費額將超過75億美元。 

            “全世界最好的市場就在中國”,國際機床生產廠商們對此欣喜不已,國內的行業主管部門則坐立不安。因為,目前國產機床多停留在中低檔產品范疇,高性能數控機床對國外進口依存度很大,特別是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滾珠絲杠、伺服電機、數控刀架等)一直依賴進口。也就是說,國內市場當前最迫切需要的中高檔數控機床尚無法自給自足。 

            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相當嚴峻:一方面是,近3年我國數控機床以年均增長37.5%的速度緊鑼密鼓快速發展,產品結構漸趨合理,每年開發新產品都在400項左右,使數控機床產品躍上新臺階。2003年數控機床產量已達到36813臺,可供品種逾1500種。另一方面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機床市場容量急速擴張,而用戶對部分高技術裝備的旺盛需求卻使國內機床生產企業望“洋”興嘆,每年幾十億美元的機床進口額中數控機床竟占到一半以上。今年數控機床進口比重更有大幅攀升趨勢。上半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26.31億美元,同比增長42.72%;而其中的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已升至18.36億美元,同比增長49.71%,占進口金屬加工機床的70%。尤為難以啟齒的是,與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大規模進口相比,上半年的同類機床出口份額僅占到2.6%。這種窘境顯然和中國制造的日益做大極不相稱,怎能不讓人心急如焚! 

            無獨有偶。儀器儀表工業同樣是國民經濟的“卡脖子”產業。由于現代儀器儀表是人類對物質世界的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基礎手段和設備,它如同控制工業裝備實現自動化的“心臟”。因而,其制造水平不僅關乎國家工業現代化的能力,也標志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真正實力和水準。正是在這一關鍵領域,我們的缺陷異常突出:國產儀器儀表大部分屬于中低端產品,技術水平落后國際十幾年,目前只能解決國內市場的一半需求。用戶需要的高端大型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2003年我國儀器儀表進口總額為91.5億美元,相當于全行業總產值的73%;外貿逆差高達62億美元。而且,這種高額進口的尷尬短期內仍難擺脫。據行業主管部門預測,未來5年市場年均總需求的一半依然要靠進口解決,即每年進口儀器儀表的需求量平均值約為130億美元。 

            上述兩大行業發展現狀不如人意,僅自身造成的外貿逆差一年就有上百億美元之巨,更不要說這種“扼喉之痛”對于裝備工業乃至整個中國制造的制約和負面影響。在走向制造大國的征程中,機電產品本應成為打開國際市場的拳頭產品。然而,歷經千番努力,去年我國的機電產品外貿順差也不過只有25億美元。在世界裝備制造業巨頭的名單里更鮮見蹤影。倘若機床和儀器儀表兩個要害行業能率先做強,逐步實現“中國裝備”裝備自我,則“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將為時不遠。中國制造才可理直氣壯地稱大稱強。 

            中國制造怎樣圖強? 

            做強中國制造業,喊口號易,見成效難,必須有任重道遠的認識和扎扎實實的努力,必須有舉國上下的共識和相關行業的配合。當前,對于我國裝備工業而言,做強中國制造業的責任和歷史使命尤其重大。這已然成為國家高層決策部門的基本共識。 

            2003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要把推進重大裝備國產化作為提升制造業的戰略重點”。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要求有關部門“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發展國產機床特別是數控機床的規劃和政策,以提高我國制造業的水平”。曾培炎副總理則具體指明了推進技術裝備國產化的途徑——依托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 

            正在編制“十一五”規劃的有關專家和工程院士曾經強烈呼吁:將裝備工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研究,并特別提出將發展數控機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而在國家發改委圈定的“十一五”專項規劃中,現已清清楚楚地列出了三個項目:整個裝備工業專項規劃、電力工業專項規劃和數控機床專項規劃。足以見,發展裝備工業和數控機床在國家經濟發展全局中的分量何等之重。 

            從上述發展思路上不難看出,推進重大裝備國產化將是做強中國制造的重要舉措。然而,要真正實現重大裝備的國產化,時下,又必須解決兩個關鍵性問題:一是裝備行業自身迅速提升國產技術裝備的制造水平,使之滿足用戶需求,做到產品適用好用;二是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引導用戶使用國產設備,降低對進口設備的依賴度。 

            這中間有個認識上的“結”非解不可。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用戶對于國際高新技術裝備的需求日益強烈,甚至一部分人認為“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提法過于狹隘,沒有必要強求用戶選擇國產設備。用戶究竟該不該承擔裝備國產化義務?我們需要辯證地去認識:在目前國產裝備不能達到用戶技術要求的情況下,大量進口固然無可厚非,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畢竟不該被“國產裝備落后”絆住手腳。但如果我們只滿足于在“國際加工廠”或“裝配車間”的低水平徘徊,中國制造就難以真正做大做強。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國產技術裝備水平的加速跟進,“中國制造”已非比尋常。其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絕不是舊日“三來一補”下的簡單裝配加工所能獲取的。在中國制造從技術水平上實現質的飛躍的進程中,倘若沒有國內用戶的支持與喝彩是根本不可思議的。 

            從實質上講,提高我國裝備工業的制造水平既要在行業內部解決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大力推進規模化經營和集團化運作,加速科學研究的成果轉化,切實增強行業自主的核心競爭力,又要從外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作用,并輔之以政府的資金、政策扶持,盡可能地爭取國內用戶。二者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市場競爭不相信眼淚,更不憐憫落后。做強中國制造業,必先做強中國裝備工業,必須走重大裝備國產化之路。而這條路怎么走,全憑企業“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政府要做的也不過是“扶上馬送一程”。國家發改委負責人不久前談到發展數控機床時明確表態:國家只能是營造環境、政策上支持,適當給予補助;企業要發展,關鍵是靠市場上的真本事。目前,政府正在搞數控專項規劃,扶持數控功能部件,在國債里貼息支持。要創造條件讓用戶使用國產機床,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正在編制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提出爭取經過幾年的努力,使數控金切機床的年產量大幅度提升,國產數控機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顯著增加。儀器儀表產業則把未來15年的發展目標定位于:充分滿足用戶需求,減少進口、擴大出口,使產業總體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差距縮短到3-5年,在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科學儀器、醫療儀器等主要領域實現30%的產品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讓國內生產的儀器儀表在大工程中的配套能力達到80%以上。 

            種種跡象表明,包括振興東北裝備工業戰略在內的一系列發展我國裝備工業的戰略布置正在加緊實施,可以相信,中國制造將會在理智的思考、堅韌的進取、市場的磨礪,以及民族自強的合力支持下,不斷做大圖強!


                                                       來源:中國信息報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7ch.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全國電子展四大亮點

          下一篇:半導體電漿制程測漏儀器在臺灣宣布研發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相關新聞
          機械制造
          • 浩亭:深耕中國二十六載,持續滿足本土客戶創新需求

            國埃斯珀爾坎普這座西部小鎮見證了一家家族企業——浩亭集團的誕生。自成立之初,浩亭便專注于連接器的研發和生產。歷經近八十年的發展,三代人的努力,這家家族企業已從一家地方性小企業成長為全球連接解決方案的行業巨擘,在全球設有14個生產基地和43個銷售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機械制造、機器人及物流設備、

          • 歐姆龍與博一機械達成戰略合作,共啟食品包裝新篇章

            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姆龍”)與昆山博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一機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 歐姆龍與博一機械達成戰略合作,共啟食品包裝新篇章

            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姆龍”)與昆山博一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一機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 利刃出鞘,浩亭壓接工具提升連接器質量與效率

            在數智化應用快速發展和部署下,創新的連接器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各類工業自動化、機械制造、軌道交通、風能和數據中心等行業。為了確保這些連接器能夠在各種嚴苛環境下保持高效和可靠的性能,浩亭提供了一整套專用工具,以支持所有相關的終端技術和裝配步驟。壓接工具,連接器質量,

          • SATA世達亮相第37屆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

            第37屆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SATA世達根據不同行業應用場景,打造了汽車制造及維修、軌道交通、電力電網、石油石化、機械制造、電工電子六大重點行業展區和智能存儲專業解決方案展示。

          • SATA世達亮相第37屆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

            第37屆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SATA世達根據不同行業應用場景,打造了汽車制造及維修、軌道交通、電力電網、石油石化、機械制造、電工電子六大重點行業展區和智能存儲專業解決方案展示。

          • 第8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開幕

            上海,2023年11月22日——在近日開幕的第8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上,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上海代表處(ITA)與意大利紡織機械制造商協會(ACIMIT)再度聯袂參展,延續了自首屆展會以來的連年合作。

          • 第8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開幕

            上海,2023年11月22日——在近日開幕的第8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上,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上海代表處(ITA)與意大利紡織機械制造商協會(ACIMIT)再度聯袂參展,延續了自首屆展會以來的連年合作。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欧美日本在线三级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18一20岁一级毛片| 巨年少根与艳妇全文阅|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久草热久草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jizz日本在线播放| 日本三级片网站|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chinese麻豆自制国产|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卡|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大腿让男人桶|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老少交欧美另类|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粉嫩小仙女扒开双腿自慰|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视频| 欧美人与zxxxx与另类| 国内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10 |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一级性生活毛片| 日本免费一本天堂在线|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老司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女老丝袜脚摩擦阳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