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來越多國外投資商熱切希望涌入中國的金屬礦藏采掘行列。因為中國正逐漸對國外資本放開礦業的采掘權。全球第五大黃金生產商---加拿大PlacerDome公司亞太地區勘探公司總經理MikeJohnston表示,中國的市場環境正在逐步提高,這一點毫無疑問。
近日,中國政府已明確表示允許外國企業投資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基本金屬礦藏,主要是放開銅、鉛、鋅等勘探權,以滿足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還將允許外資成立獨資公司以勘探礦藏。而澳大利亞礦產商WMCResources近期也與中國最大的鎳生產商---甘肅金川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此外,澳大利亞SinoGold公司,已計劃投資7000萬美元,在貴州省開采金礦,并計劃于2006年投產,這也是中國首家外資礦業類公司。SinoGold公司的首席執行官JakeKlein表示,在中國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外國公司在開采礦產資源上獲得成功,這使得外國投資者還有所猶豫。
大門正被打開
中國作為全球第四大黃金生產國,去年生產了201.6噸貴金屬。而據媒體報道,去年中國向外資發放了108張勘探和332張采礦執照。合同利用外資額也增長了72%,達6.56億美元。
UniversalResources公司總裁PeterIn鄄gram稱,過去人們都認為在中國經營很困難,但是現在大門正不停地被放開,投資者們對他們能發現和開采礦井,并將從中獲利,都感到更自信了。該公司正與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合作,在澳大利亞從事銅和黃金的開采。Ingram表示,如果公司在澳大利亞的項目能帶來足夠現金,他們會考慮進入中國市場。另一個外國采礦公司頗為關注的問題就是,他們是否能在礦井之間擁有或建造自己的鐵路及其他交通設施,這樣他們就可以繞過中國昂貴的交通網絡了。
采礦業需要現代化
在中國對外國投資者開放采礦業的同時,中國的采礦行業還需要朝更現代化和作業更流暢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共有14.5萬家采礦企業,雇傭了930萬員工,相當于瑞典一個國家的人口,但其中14萬家采礦企業被政府劃分為小礦廠。
瑞典采礦裝備公司Sandvik總裁Nils-EvertKarlsson近日就曾表示,中國采礦業如果要升級和變得更自動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作為特種鋼材和工具制造商,Sandvik近期投資了1500萬美元在中國創立工廠,公司希望能成為首先向中國采礦業銷售現代采礦設備的先鋒。Klein也表示,未來五年將出現眾多因素,要求整合中國的采礦業,最終我們可能看到會有五家到六家黃金公司,其中四家會是中國的企業,可能兩家是國外的。
此外,中國采礦業在過去幾年里,遭遇了許多嚴重事故,相信更多外國公司的成立,或許將有助于提高行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