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消防協會電氣防火專業委員會獲悉,由該委員會設檢組提出并獲得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批準的《建筑電氣火災預防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強制性標準編制項目現已處于報批階段。而在此前的10月底,該標準順利地通過了審查。2005年3月底前,該委員會將完成標準編制任務書的全部任務。
目前,我國電氣安全管理體系和法規建設,工程設計、安裝、維護,電氣質量檢測,新產品的制造和投入應用,電氣操作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導致我國電氣火災隱患及其發生率不斷增加。尤其是城鎮住宅電氣線路負荷加重,安全用電防護技術嚴重滯后,開發商及消費者重視程度不夠,使用電環境更加復雜危險。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全國由于電氣火災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31.7億元以上,國家用于防止電氣火災發生的消防經費高達60多億元。
研究表明,我國電氣火災有以下特點:1.經濟發展快的省份電氣火災發生起數及損失明顯高于經濟發展滯后的省份,并逐步從沿海城市向內地轉移;2.商貿、集市、餐飲、娛樂、
賓館等第三產業的重、特大電氣火災突出,中小型企業電氣火災不可忽視;3.冬季是電氣火災高發季節,夏季是電氣火災發生最少的季節(今年華東、華南氣溫偏高,用電量增加導致電氣火災發生的比例偏大);4.重、特大電氣火災日分布出現三次高峰期,第一次高峰期為0~3時,第二次高峰期為11~13時,第三次高峰期為19~23時;5.電氣線路過流和短路為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其它依次為接點接觸不良、電熱器具過熱引燃或烤燃可燃物;6.電線電纜火災據各類電氣火災之首,約占40%~60%;..從我國500余起重、特大火災案例分析發現,使用初期、中期、后期電氣火災發生概率呈現馬鞍形特征。特別在初期,重特大火災發生率明顯高于中后期,新建企業電氣火災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