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方便、舒適等都和車身電子控制技術密不可分,車身電子控制技術也日益引起業界重視。
目前國際上車身電子集成控制技術比較成熟,其中有代表性的公司有德科電子、博世、歐姆龍等,他們在電子控制ECU方面已經歷經幾十年的研發和生產,技術較為成熟。韓國現代MOBIS、AUTONET公司等企業引進博世等公司的技術,其發展也已經形成體系。深圳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陳建提到,國外先進企業目前研制的車身ECU最少的數量僅有2個,但已經涵蓋了發動機、安全氣囊、ABS及車身控制的模塊功能,在ECU的研制上領先國內幾十年。國內有報道稱已開發出車身電子控制集成系統,具有防盜、電動門窗控制以及后視鏡控制等功能,但這些產品都是國外進口產品,國內汽車電子廠家并未出現成型的批量產品。
在車身電子控制模塊由CPU、功率器件、輸入/輸出、電源等組成,輸出口接相應執行元件。其中,功率器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功率器件包括高端開關、低端開關、智能功率器件和車身電子系統專用器件。智能功率器件則包括開關電源管理、LIN收發器、CAN收發器及控制器等。智能功率器件豐富的保護與診斷功能使得用戶的目標系統更加安全與智能化,使車身電子系統的開發更方便。
未來汽車對智能功率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英飛凌汽車電子經理劉為文介紹,智能功率器件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一是應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使芯片更小,以降低成本;二是將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提供復合功能,如將門模塊的控制集中在一起,形成門模塊專用控制IC,從而使得生產成本、材料成本都降低,整車廠在整體考慮車身結構時會決定采納集中控制或網絡控制方案。同時,SoC在汽車車身電子領域也成為應用趨勢,今后可將MCU、功率器件、網絡收發器集成在一個芯片上。
飛思卡爾汽車電子業務拓展經理康曉敦提到,未來具有SoC理念的集MCU、電壓調節、總線物理層驅動與功率驅動一體的單片系統芯片將成為趨勢,因為用這種器件開發的車身電子產品不僅體積小,容易于機械系統進行一體化設計,而且在網絡系統中可以即插即用。同時,它還可以縮短開發時間,降低成本。
在以成本取勝的時代,技術的革新總會帶來新一輪的市場角逐,這也促使廠商要始終把握技術前沿。對國內汽車電子廠商而言,還需要在技術領域不斷探潛,才能真正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