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
機床產業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并正在積聚力量進行一次新的發展跨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梁訓王宣說,我國機床產業進入世界第一方陣,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一是總量供給能力不凡。從國內機床市場滿足率來看,中國為48%,雖然與機床產業發達國家日本(86%)、德國(59%)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已經超過了法國(33%)、韓國(35%)、美國(30%)等國家;
二是產品門類齊全。目前我國可供機床品種3500種,特別是作為機床產業發展標志的數控機床品種已達1500種,基本上消除了重要空白,這種態勢在世界上并不多見。其中鍛壓機床、超重型機床、齒輪加工機床、電加工機床、快速原型制造機床品種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各行業用戶要求。
三是向科技制高點沖刺,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中國機床產業產品開發力量由3部分組成,受市場競爭直接帶動的企業群體是產品開發的主體,由原行業綜合研究機構轉型的科技先導型單位發揮綜合科研優勢是有生力量,高等院校發揮基礎理論與軟件開發優勢與企業密切結合或者以創新產品、實體進入市場。
近年來,我國在機床領域若干技術制高點取得突破并形成生產力。如納米加工及亞納米加工技術及設備,是當代超高精度技術前沿,北京機床研究所已經在這個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研制的幾種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已投放市場。
四是機床產業信息技術收到實效。相對于世界范圍機床工業發達國家的企業,我國在應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和網絡技術上,起步不晚,步伐不慢,效果明顯,與工業發達國家的機床企業基本同步。如計算機輔助技術中有關輔助管理技術,在我國機床工業企業中已經初步涉足,有的已經配合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同時,不少廠家建立了活躍的企業網站,向國際市場推介自己的產品,并開始了電子商務。
梁訓王宣認為,我國機床產業先后經歷了3次跨越式發展:上世紀60年代的精密機床技術及生產體系的發展跨越、70年代以提供第二
汽車制造廠整套裝備為代表的自動化技術及生產體系的發展跨越、90年代以來,數控技術及生產體系進入高速發展期。目前,我國機床產業正在進行第4次跨越。
第4次跨越的總體目標是:成為機床強國,在技術和市場需求方面基本適應,生產能力按銷售額即滿足市場需求不低于60%,出口額不低于10%。能夠滿足電站設備、汽車、航空航天、IT等為代表的行業需要的成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