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走向無線,醫療器材也逐漸擺脫電線糾纏。臺灣“工研院”電子所12日發表成果,一款電子心音聽診器和無線監控模塊,把透過聽診器的心臟聲音和監測到的血氧濃度等生理資料,都透過接收器直接記錄在計算機里,成為動態的電子病歷資料。
據報道,傳統的聽診器變成電子式,可以過濾心臟音波、放大、演算,讓心脈音的訊號更清楚,降低傳統聽診器的共鳴和干擾,而且透過電子聽診器得到的心脈音波,可以在30米范圍內,直接傳送到計算機里,往后只要醫師在病房看診,有疑問的生理聲音立刻傳到診間計算機,讓檢測跟記錄零時差。
據“工研院”電子所構裝設計技術組經理介紹說,以往病人到醫院里都得枯等排隊作檢查,現在利用手腕上的無線監控模塊,結合電子聽診器,病人可以到處走,而且血氧、血壓、心跳等生理資料,都不會漏失。
據悉,電子所希望更進一步,把手腕式的無線監控模塊,改良成貼片,這樣只要在手腕和胸口上貼個貼片,就可以記錄個人化的生理信息,有問題的波紋可以被記錄下來,提供日后分析比對,成為動態的電子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