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于志堅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科技人員經過刻苦攻關,在航天測控通信技術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建起了高效先進的航天測控網,整個體系在自動化、網絡管理和多任務支持等方面,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航天測控通信是航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為航天發射任務提供基礎性技術支持
。航天測控網的能力直接體現著航天測控通信技術的發展水平。中國的航天測控網上世紀60年代開始創建,80年代基本形成規模,具備了為國內外衛星發射提供測控支持的能力。
“載人航天工程為進一步促進我國航天測控通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于志堅說,“我們的科技人員為建設新一代航天測控網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多項關鍵性技術突破。在原有航天測控網的基礎上,我國建設了東風發射指揮控制中心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并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進行了改造,建起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陸海基統一S頻段航天測控網,實現了網絡管理的遠程監視、控制以及信息的透明傳輸,大幅度提高了測控網的使用效率。”
“衡量一個測控網是不是先進,有許多指標。覆蓋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指標。”于志堅介紹說:“測控網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整個體系的自動化水平、網絡管理水平、多任務支持水平等方面,這些技術指標形成一個總體指標。與我們前兩代測控網相比,現在這個網可以管10顆、20顆衛星,甚至可以管50顆衛星,這樣就把我們的效益發揮出來了。”
新一代航天測控網利用我國有限的航天測控資源,通過優化測控站船的布局,確保航天器在上升段、變軌段、返回制動段、分離段等關鍵飛行段落的測控通信支持,滿足了載人航天基本的測控通信要求,同時又兼顧了今后測控通信系統的發展,以較少的投入獲得了較大的效益。這個網可支持我國載人飛船、所有的中低軌衛星、S頻段同步衛星和火箭的測控任務,功能強大、體系結構合理,是我國今后航天測控的骨干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