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0上海世博會的臨近,上海的水務市場再次成為外資廠商們的追捧,全球最大的專業水處理產品及設備生產制造商——濱特爾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霍瀾定日前在滬表示,中國是濱特爾公司最為重視的市場,上海更是濱特爾公司業務增長的主要增長點。
他預計明年濱特爾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將達到1億美元,爭取在2010年達到5億美元。無獨有偶,前些日子,德國巨頭西門子公司也信誓旦旦地在滬宣布,全面進軍中國水市場。此前,法國威立雅公司、英國泰晤士公司等國際巨頭已先后落子中國市場,在水務市場開放較早的上海更成為這些水務巨頭進入中國市場的必爭之地。
上海水務市場的商機
據有關統計顯示,中國水市場的掘金價值不容小覷。中國有600多個城市,2萬多個城鎮。在2010年之前,中國年飲用水供應量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需增建800個至900個市政飲用水處理廠。目前,中國污水處理率僅為45%,按照目前每年10%的增長速度,需要建設700個至800個污水處理項目。根據美國一家咨詢公司的調查,2005年我國水處理市場規模不到20億人民幣,預計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接近40億元。
而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上海環保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15%至20%高速增長。上海每年對環保的投入達180億至190億元。上海的目標是到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之際,主要環境指標要與國際標準接軌;到2020年,上海的環境要達到同類國際化城市的水平,基本建成生態型城市。
水工業市場的改革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有專家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申辦,將促使政府大力倡導水工業市場的改革。
在對中國歷次造訪和考察中,霍瀾定發現了這個機會。“我堅信,中國將會成為未來水處理領域增長最快的市場。”霍瀾定說。于是,2005年,霍瀾定正式決定把亞太區總部從新加坡遷到上海,并且第一次設置了亞太區總裁。這是濱特爾公司歷史上第一次起用亞裔面孔高管。霍瀾定希望他發出的這個信號,能夠積極促成濱特爾上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一向在水務市場并不顯山露水的西門子也在上海正式宣布,將全面推出全系列水處理業務。在此之前,西門子的水處理業務僅局限在關鍵技術和設備的供應上。西門子工業系統及技術服務集團中國總經理林漢威認為,水資源和供水安全如果要與中國日益增長的需求和人口增長保持一致,惟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通過廢水再生來以彌補未來供水缺口的挑戰”。
上海市民有望直接飲用自來水
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群雄越來越關注中國市場。
目前排在世界前列的水務巨頭幾乎都在中國有所動作,雖然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潛力一致看好,但是也各有各的策略。
法國威力雅、昂帝歐、英國泰晤士關注著水廠經營市場,GE、西門子把精力放在了污水處理及城市供水系統設備,而濱特爾打的如意小算盤是,不碰城市水廠的運營,因為政策風險太大;不搶GE、西門子市政工程的水處理訂單,因為實力差距過甚;專注成為水務市場上的設備供應商。
濱特爾表示,將加大上海水處理合作項目的投資,讓上海市民早日喝上直接飲用水。而在上海的外灘三號,濱特爾的水處理系統正將湍流不息的黃浦江水“調理”成世界頂級餐廳和SPA護理的安全用水。
霍瀾定說,全球水務與濱特爾相關的市場有500億美元,已經足夠大了。
在華投資最活躍的法國威立雅水務集團也表示,要在2008年之前使其到達居民家庭的自來水可直接飲用。為達到這個目標,這家合資公司在今后幾年還起碼要投資13億元人民幣。
法國威立雅水務有關人士表示,浦東項目是只是其在華業務的一個“窗口”。其投資考慮已從中國的沿海城市擴展到內地城市。他認為,中國經濟將保持長期發展,城市化進程正在加快,中國各地政府在改善飲用水質量和加強污水處理能力方面的決心很大,這些都是中國水務市場的投資空間。據這位人士的估算,在中國投資水務項目的長期收益率可達12%至15%。
就上海而言,政府在改善飲用水質量和加強污水處理能力方面的決心很大,這些都是水務市場的投資空間。此外,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更給上海水務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目前直飲水工程還未全面進入上海住宅,但是可以作出這樣的預測,像歐美國家一樣,居民擰開自來水龍頭就能喝水的日子為時不遠了。
《國際金融報》(2005年12月09日第十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