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無線網卡市場呈現出以傳統網絡品牌為主、新興網絡品牌全力出擊的群雄割據局面。
作為傳統網絡品牌,無線是其核心產品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為了爭搶市場,幾大網絡品牌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對無線產品的推動,在時間爭奪上不相上下。而在產品線、產品規模上,受無線發展速度的限制,也難分伯仲。因此,幾大網絡品牌在無線網卡領域中依然保持著在傳統有線網絡中的策略和地位。
由于無線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作為一種平臺性產品,很多傳統IT品牌已經加入到無線網絡產品的競爭中。聯想、清華同方、阿爾法等品牌的加入,不但為無線網絡市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而且還將配件、整機、數碼等領域的運作方式帶到網絡市場中來。雖然目前尚不能確定這些做法是否可以成功,但2005年這些品牌的迅速增長,為網絡市場帶來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一、市場結構分析
(一) 品牌格局
圖1 2005年度中國市場最受關注的十大無線網卡品牌
通過ZDC統計數據來看,TP-LINK和D-LINK兩家廠商在無線網卡市場中占據了絕對的霸主位置。TP-LINK無線網卡以高達48.3%的關注比例位居品牌關注排行榜榜首,D-LINK以24.6%位居次席。隨后依次為華碩、網件、LINKSYS、聯想、清華同方、華為等品牌。
目前主力的無線網卡品牌可大致分為三類:平民類品牌、新興品牌和高端品牌。各類別的特征也體現在了品牌關注排名中。
平民類品牌以TP-LINK、D-LINK為代表,這類品牌擁有相當高的用戶關注度,市場積淀充足;以性價比為主要賣點,較低的利潤率和較大的市場占有量形成低端市場常見的經營平衡。這類品牌是中、低端用戶的主要關注對象。
新興品牌以聯想、華碩、阿爾法為代表。以2005年的表現來看,新興品牌熱衷于沖擊平民品牌的原有市場,力求通過較低的門檻用最快的速度占據市場份額,為將來的運作奠定基礎。同時也可發現,入圍的新興品牌均擁有傳統IT背景,資金后備充足,允許在相當時間內進行市場投入。因此,通過2005年的推廣,此類品牌關注度上升極為明顯。
高端品牌以LINKSYS、華為、網件為代表。作為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其產品在用戶當中的認可度最高,但由于過高的技術研發投入,使這類品牌無法擁有低廉的售價。雖然網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采用了更加時尚的工業造型去吸引用戶,但仍然無法與平民品牌相抗爭。因此,這類品牌采用的是高毛利潤率、低市場份額的運作模式。目前,這類品牌主要對商務用戶的影響力較大。
(二) 產品結構
1、接口類型
圖2 2005年1-4季度不同接口類型無線網卡關注比例走勢
根據ZDC數據顯示,在PCI、USB、PCMCIA三種接口類型的無線網卡中,專為筆記本設計的PCMCIA無線網卡稍占優勢,其在2005年四個季度的關注比例均在40%以上,而這與筆記本用戶在對無線的接受程度上要比其他用戶更高有一定關系。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筆記本銷量總數為350萬臺,水漲船高,借助這一勢頭,筆記本專用無線網卡銷售也一路看漲,而且筆記本搭配無線網卡越發成為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趨勢,這樣的組合可更大限度發揮筆記本靈活便攜的特點,尤其是在目前越來越多公共場所設有無線熱點的情況下,PCMCIA筆記本無線網卡更易獲得消費者青睞。
USB接口的無線網卡通用性較強,但如用于筆記本上,不但便攜性上不如PCMCIA,而且還要占用寶貴的USB接口。至于PCI無線網卡,其造價成本較高,加之大多數用戶對臺式機用有線方式上網的概念還是比較根深蒂固,所以推廣起來相對較難。
然而,一類產品是否能夠生存,不僅要看其自身的好與壞,而且還要考慮到這該領域會存在多少競爭對手。所以,隨著迅馳技術的不斷發展,專為筆記本設計的PCMICA無線網卡正在迅速渡過它的黃金時代,而專為臺式機用戶設計的PCI無線網卡或筆記本、臺式機通用的USB無線網卡,隨著無線網絡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2、數據傳輸速度
目前,無線網卡速度的升級已成為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從ZDC統計數據也可發現,正是無線網絡產品速度的快速升級為市場的升溫注入了全新動力。
圖3 2005年1-4季度不同傳輸速度無線網卡關注比例走勢
在2005年第1季度,11M無線網卡是市場的絕對主力,然而隨著時間推移,11M無線網卡的主流地位不斷遭到來自更快的傳輸速度的產品的沖擊,11M無線網卡的關注比例從第1季度的近50%下滑到第4季度的38%。
相反,無論是從應用的角度,還是從產品換代的角度,54M產品的成熟已經在2005年得到充分體現,并在2005年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根據ZDC數據顯示,2005年54M無線網卡關注度大幅提升,從第1季度的僅6.2%上揚到第4季度的25.6%,且按照該趨勢發展,54M無線網卡取代11M產品之日近在咫尺。同時,108M產品也已在市場中占據了相當的地位。
802.11n標準已經解決了版權分爭,并已確定將在2007年全面上市。由此可以預言,在2006年,擁有108Mbps的無線網卡將會是市場的絕對主力。而在無線網卡品牌中,TP-LINK已經率先搶占了這一部分市場。
從2005年1月起,TP-LINK就開始進行了108M系列產品的推動,而在第3季度的調價之后,其108M產品在價格上已經顯示出替代54M產品的勢頭。TP-LINK先行一步的策略為2006年全力推動108M產品,奠定了相當堅實的基礎。
另外,不少廠商在2005年下半年推出的108M產品已經迅速吸引了用戶的目光,其關注度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各廠商在產品技術方面的競爭已經全面展開。
目前,以TP-LINK的速展技術、D-LINK和網件采用的MIMO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無線技術已經全面領銜108M無線市場。無線技術已經從2005年之前一味追求速度,向傳輸穩定性、傳輸距離、信號強度、聯接靈活度等方面延伸。在2006年,這種以技術帶動銷售的趨勢,還將進一步加劇。
3、產品數量
圖4 2005年1-4季度監測到的無線網卡產品數量走勢
2005年第1季度,ZDC監測的產品僅55款,而到了第4季度,所監測的正規銷售產品數量達到了122款,一年內產品數量增長了2.22倍。且隨著品牌數量、產品數量的增加,無線網卡市場被進一步細分,這為很多具有特殊功能的產品創造了適當的發展空間。
例如華碩在2005年,就曾推出大量據有獨特功能的無線產品,從應用的角度看,它為彌補了目前無線市場產品單一的不足。
4、產品價格
無線網卡市場價格在2005年度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這可從兩方面得以論證。一方面可根據2005年關注度最高的前三款產品價格變化,另一方面可根據不同時期占據主流的產品價格對比。
以下對位居關注排名前三名的產品進行全年價格跟蹤分析。
圖5 2005年關注度最高的前三款產品Q1與Q4價格對比
全年排名第一的TP-LINK TL-WN620G無線網卡,價格從年初的320元,到2005年四季度,價格落至200元。
排名第二的D-Link DWL-650無線網卡,一季度價格為240元,到第四季度降至130元。
排名第三的TP-LINK WN250+更是從210元的售價,降至99元。
另外,以PCMCIA規格為目標,將2005年第1季度占據絕大部分市場的11M產品與第4季度占據主流的54M產品進行均價比較,發現其平均價格水平,已經從230元下調至150元。由此可認定,2005年主流規格無線網卡的價格水平有了極大的下滑。
不過,根據目前無線網絡產品的利潤率水平以及各廠商在行銷時必須與有線網絡產品之間保持的差距的原則,可以預計,無線網卡的價格在2006年仍會有下調,但幅度將小于2005年。
三、重點廠商競爭力評價
(一) 平民類品牌
1、TP-LINK
2005年,TP-LINK的媒體推廣力度,較其他品牌并不是很大。之所以能在2005全年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取決于TP-LINK對無線市場的培育工作非常到位,同時也繼承了TP-LINK一直以來在中國網絡市場巨大的影響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TP-LINK在無線網卡領域當中的關注度增長幅度,明顯小于整個無線網卡市場的增長趨勢。雖然仍在增長,但在第2、3季度出現的關注度下滑,已經為TP-LINK敲響了警鐘。
圖6 2005年1-4季度TP-LINK無線網卡關注比例走勢
從TP-LINK的關注度比例變化來看,其在2005年的下降趨勢非常明顯,雖然尚未動搖TP-LINK在網絡市場中的霸主地位,但相互之間的差距確實正在迅速拉近。截止2005年第4季度,TP-LINK的關注比例已經從原56.1%降至40.4%。
TP-LINK蟬聯品牌關注排行榜首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擁有的價格優勢,然而,其價格優勢也僅局限于傳統品牌之間,隨著新興品牌的加入,TP-LINK被當作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價格底線遭到了新興品牌的全力沖擊,這便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TP-LINK關注度的下滑。另外,新興品牌的廣告攻勢也吸引了一些用戶關注。
當然,TP-LINK也在為改變這一現象而努力,其開始不滿足于在低端市場的發展,在2005年下半年召開的企業級產品發布會上,TP-LINK宣布其開始向中高端網絡市場進軍。
通過TP-LINK的走勢證明,中國無線網絡市場正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其一,新興品牌的崛起已經打破了傳統網絡市場中幾家獨大的局面,而無線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使大量有實力的IT廠商加入,以近乎賠本賺吆喝的方式,全力切入無線網絡領域,這使網絡市場中出現從未有過的激烈競爭場面。
而一直以網絡市場傳統規律進行競爭的老品牌,在2005年主要依靠的是自身品牌在市場中的影響力,而這種優勢的減弱,已經從數據中明確的體現出來。
其二,雖然網絡產品同質化的日益嚴重,但以TP-LINK為首的傳統網絡品牌,其品牌價值與實際價格仍成為用戶選擇的重要依據,品牌的經營則已成為未來網絡品牌需要全力投入的重點。
2、D-LINK
D-LINK擁有較深的品牌積淀,尤其在中端無線產品中占有絕對優勢,在與LINKSYS和網件兩大國外品牌較量中,D-LINK也扮演了中端品牌捍衛者的角色。
圖7 2005年1-4季度D-LINK無線網卡關注比例走勢
在2005年中,D-LINK關注度呈現穩步上升態勢。總體來說,D-LINK能在關注度上保持穩定已屬不易,至少說明,D-LINK的用戶基礎牢固,被新興品牌沖擊的影響較小。
總體來看,D-LINK在2005年更專注于在整個無線市場中的品牌推廣,其不少產品已經在市場上經歷了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考驗,其所代表的品牌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而這正是那些沖勁十足想要迎頭趕上的新興品牌所最難逾越的關口。
同時ZDC認為,D-LINK的品牌形象立足于品質,這一點更符合品牌的長遠發展,適度的價格堅挺和持續的推廣,應當是D-LINK未來品牌運作的核心理念。
(二) 新興品牌
2005年,想要成就一翻事業的新興無線廠商不在少數,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要算是聯想天工和阿爾法。
在無線網卡方面,聯想天工推出了僅售150元的54M USB無線網卡LSC-710,而阿爾法也不失時機的在年前推出了低于市場平均價僅140元的新款54M 臺式機專用無線網卡AFW-GP50。需要提出的是,這兩款產品正在用價格利劍,搶壓原先被TP-LINK所占據的低價市場,特別是聯想攜自身品牌效應優勢,其增長幅度非常驚人。
然而,從絕對值上看,新興品牌還沒有與傳統網絡品牌相抗衡的能力。除了缺乏用戶的認知度外,一些新興品牌過短的產品線、產品種類不齊全,也是他們在2005年沒有崛起的主要原因。就阿爾法而言,其在2005年后期推出的AFW-GP50無線網卡才剛剛彌補了一直沒有54M PCI無線網卡的空白。
(二) 新興品牌
2005年,想要成就一翻事業的新興無線廠商不在少數,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要算是聯想天工和阿爾法。
在無線網卡方面,聯想天工推出了僅售150元的54M USB無線網卡LSC-710,而阿爾法也不失時機的在年前推出了低于市場平均價僅140元的新款54M 臺式機專用無線網卡AFW-GP50。需要提出的是,這兩款產品正在用價格利劍,搶壓原先被TP-LINK所占據的低價市場,特別是聯想攜自身品牌效應優勢,其增長幅度非常驚人。
然而,從絕對值上看,新興品牌還沒有與傳統網絡品牌相抗衡的能力。除了缺乏用戶的認知度外,一些新興品牌過短的產品線、產品種類不齊全,也是他們在2005年沒有崛起的主要原因。就阿爾法而言,其在2005年后期推出的AFW-GP50無線網卡才剛剛彌補了一直沒有54M PCI無線網卡的空白。
(四) 綜合評價
以目前的形勢看,中國無線網絡市場正在進行細分,各品牌不約而同地對自己品牌形象進行定位。
以TP-LINK為代表的低價市場,將會在2006年面對眾多新興品牌,面臨最為嚴酷的競爭。
而D-LINK則憑借品牌形象,穩占中端市場,但在2006年,其顯然也不會輕松。面對實力雄厚的聯想、華碩等,D-LINK的壓力將會加重。以華碩為例,2005年為了積累實力,斥巨資收購全球最大DSL設備制造商亞訊,目前已經擁有了相當的網絡市場競爭實力。
高端領域中,LINKSYS和網件并沒有采用相同的思路運作。網件更加傾向于向中端網絡市場殺入,并且在網絡領域中,以產品的時尚外型為最大外點。從2005年的增長速度看,網件的策略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而在價格上也已經大幅下滑。以此趨勢,2006年網件更易成為主流品牌。
LINKSYS在2005年清倉動作雖然為其爭得高關注度,但這僅是銷售策略,從整體運作方式看,LINKSYS將會在價格上繼續保持高端。無線產品的穩定性,也將使LINKSYS更加趨近于商務用戶。從目前的形勢看,華為在這領域上應當可以同其抗衡,但目前華為在無線產品中的產品線太短,新技術優勢并不明顯。
四、市場發展趨勢及預測
(一) 總體市場趨勢及預測
在價格方面,價格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環節,同時也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量。無線產品要獲得發展,除了在宣傳上加大力度外,降低價格的門檻才是讓更多人走近無線的關鍵。
而隨著2006年新技術的誕生和新標準的出臺,無線網卡的平均價格將會處于90元左右。
在技術方面,2005年除了一些新技術的推出,更重要的變化是廠商已經放棄802.11b的11M產品,而把重點放在54M和108M產品上。現在802.11g已經成為主流,而且隨著各無線品牌一次次的價格下調,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開始接受無線。同時,2006年802.11N標準也很有可能會揭開面紗。
同時,迅馳技術的發展和無線路由的推廣,PC專用的無線網卡將會呈增長趨勢。
另外,根據網件聯手IBM所取得的高銷售業績,預計在2006年無線產品將更多的和筆記本或者PC機打包銷售,以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而各別新興企業已經對老牌無線廠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到2006年,新興品牌將會快速崛起。
(二) 國內無線廠商發展趨勢及預測
2005年,與國外品牌相比,國內的無線品牌占據了絕對優勢,在品牌關注排名上遙遙領先。除TP-LINK外,華為、聯想天工和阿爾法等關注度都有所增長,尤為一提的是兩大國產品牌華為和聯想。
華為作為國內知名的網絡廠商,在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旗下各類有線產品在用戶中的口碑也相當不錯。憑借整個企業的形象和知名度,華為在推廣無線產品得益不少。在2005年,華為從第1季度的第十二名一路攀升至第七名,加之一些促銷活動的不斷推出,其關注度排名穩步前進。
聯想天工則沒有大的起伏,目前其正在建立市場渠道,采取穩扎穩打策略。聯想天工主要是面向家庭和SOHO型用戶,在目前市場中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無線應用這一市場,聯想天工在2005年第3季度推出了一系列SOHO型無線產品,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總的來看,2005年,與國外品牌相比,國內產品的關注度占據一定上風,但主要還是憑借價格優勢。目前無線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要想打造真正的國產無線網卡產品,國內廠商需要加大自主研發能力、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