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泥》雜志 保羅·邁克思維-庫克
中東/北非
目前,幾乎沒有跨國水泥集團進駐中東的海灣地區,但是被該地區可觀的利潤和潛在的快速發展所吸引,世界水泥巨頭有望很快進駐海灣市場,最初會部分收購一些公司的股份。已有跨國代表進駐黎巴嫩,以及北非的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國家。
中東地區水泥僅占世界水泥工業的6%。該地區每年的水泥產量超過1.15億噸,其中埃及、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水泥產量占該水泥總產量的77%。據估計海灣地區的水泥消費量在2000年~2004年期間以平均超過13%的速度在遞增,對水泥的需求量被增長的建筑工程和政府在基礎工程中的支出所驅動。
很多人認為年人均水泥消費量是繁榮和發展的預示。海灣地區(GCC)是世界水泥消費量最大的地區之一,每年的人均消費量超過1000kg。
海灣地區大部分企業正在建設新的工廠或者對現有設施進行改造升級。今年將會有約1500萬噸的新產能投產,而且到2007年年底還將會增加940萬噸的產能。大部分新產能都計劃分布在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到2007年總生產能力預計可達到0.6億噸,比目前的生產能力提高近70%。
另外,在中東地區,不得不提到快速發展的伊朗水泥工業。政府礦業部門最近的調查數字顯示,今年的水泥產量將會達到0.425億噸,2年以后會上升到0.52億噸。政府預期到2010年生產量會達到0.73億噸。目前,伊朗水泥雜志報道,有21項建筑工程中的水泥工程預計會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完工。2009年到2010年,另外有22項工程列入建設計劃。很明顯,該國希望不僅能夠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還希望發展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潛在市場。
伊拉克在多年內會考慮討論水泥的供給和需求。該國需籌措200億美元以投入到重建工程中,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最多的就是水泥,但是水泥的價格幾乎每天都在升高。一個最近的報告表明,1噸水泥的價格大概上升到了戰前的3-5倍,從20美元每噸上升到了現在的125美元每噸。美國大使館的專家聲明大部分國家的水泥廠僅僅是以產能的25%在運轉,或者是沒有全負荷運轉。這些工廠大部分設備陳舊,生產率不高,即使這些工廠經過重建或者升級改造,水泥的生產量也僅能達到該國工程需求的一半。過去,伊拉克曾經出口水泥,但是目前伊拉克正大量的從土耳其、黎巴嫩、埃及、科威特,以及中國進口水泥。
伊拉克工業部宣布2家水泥工廠將成為第一批被私營企業部分購買的國有企業。另有報道稱以后3年中還將投資30億美元建設20家新私營水泥企業。
另外該地區的黎巴嫩由于受水泥出口到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刺激,正經歷一場水泥生產熱潮。約旦水泥消費量則以每年15%~20%的速度在遞增。
北非的兩個國家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正在吸引外資。原油價格的上漲和私有化的逐漸引進給阿爾及利亞的水泥工業發展帶來了推動力。新擴建的阿爾及利亞水泥公司產能已增加到500萬噸,還將投資新建一家白水泥廠并將在18個月內完工。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7位,并且石油的儲量居世界第14位。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為該國提供了大量的現金儲備,目前正逐漸投入到提高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中。這些工程將需要大量的水泥,由此可以預見,今后幾年中阿爾及利亞水泥工業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和私人住宅的發展極大地刺激了摩洛哥水泥消費量的增長,這使得一些主要的水泥生產商投資改進他們的水泥設備。目前摩洛哥拉法基水泥擴大了它在卡撒布蘭卡的工廠,在Settat瑞士霍西姆公司正在建設一條年產170萬噸的水泥廠,這也是中國的水泥技術第一次被霍西姆公司所采用。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埃及是水泥的主要進口國之一,但是到2002年和2003年期間,新工廠的建設和現有工廠的快速發展,使得埃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出口國之一。
今年初南非經濟得到健康發展,過去3年水泥的銷售在增長。這是建筑材料市場擴大帶來的結果,住宅、零售和公共建筑都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
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