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2005年中國機床市場簡要回顧[/B]
2005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以下簡稱機床)的消費額、進口額增速從上年的超過40%回落至百分之十幾,產值增速從上年的36.9%回落至25%左右。這三項重要指標告別了上一年的超高速增長回歸到平穩和較快增長,只有機床出口額的增速比上年的42.4%還略有提高。
據業內一位資深人士對2005年中國機床市場主要指標值的估算:產值超過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左右,而且產值增幅明顯大于產量增幅;進口額可達66億~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13%;出口額約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約48%;國產機床的市場占有率比上年回升1個多百分點。機床消費額雖然他未作估算,但根據上述數據可以推算出約為108億~1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15%。2005年中國機床市場重要指標的同比增幅是前高后低,增速逐步回落。
[B]從宏觀經濟環境看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B]
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依然比較好,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家信息中心的預測,2006年中國GDP值的增長率將比上年小幅下降,預測為接近9%,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06年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并注意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反彈。
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但實際增長率將比2005年回落3.6個百分點,有的預測認為只回落1個百分點,總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比上年溫和回落則是多數人的共識。機床是典型的資本貨物,固定資產投資的增減變化將直接影響中國機床市場的興衰。
2006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將針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微調,繼續執行“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國家將振興裝備制造業,提高其制造水平和能力,勢必會加大裝備制造業的技改力度,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基本工藝裝備,從而有利于擴大市場對機床的需求。但也應注意到,2006年國家將對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進行調整,其中涉及機床最大的用戶行業汽車行業。據報道,當前汽車產能800萬輛,超過需求量25%,在建產能220萬輛,正在醞釀和籌劃的產能達1000萬輛,顯然調整已不可避免。
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等組織預測2006年世界經濟基本面和國際貿易環境尚好,但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考慮國內外種種因素后認為,2006年的中國商品出口將從超常規增長向平穩增長轉變,但仍將保持一定增速。機床出口近兩年也有超過40%增速的超常規增長,受外貿大環境(包括存在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壓力)的影響,其增速今年可能也有一定回落。
2005年外商直接投資增速已明顯減緩,2006年的情況預計也不會有太大增長,但國內利用外資的諸多有利因素依然存在,外商直接投資仍將處于超過590億美元的高位,由于外商直接投資目前占機床進口額的六成,它又會支撐2006年的機床進口額繼續處于高位。
總的說來,2006年的宏觀經濟環境還是有利于保持中國機床市場的上升走勢,但也決不能忽視固定資產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速變緩和汽車行業產能過剩對機床市場的負面影響。
[B]從重點用戶行業需求看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B]
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機床的用戶行業相當廣泛,本文僅分析其中幾個重點用戶行業。
一、汽車等交通運輸裝備制造業
汽車行業是機床最大的用戶,占機床消費額的30%~50%。預測2006年汽車產量將比上年增長約12%,但由于汽車產能過剩,2006年將進入調整整合期,整車廠的設備投資可能會有所下滑。不過,推進清潔汽車的產業化也可能購置一批高效精密數控機床。此外,作為汽車產品出口主力軍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業,2006年將繼續加快發展步伐,其產值將達到4千多億元,需要添置許多數控機床和非數控專用機床。汽車行業對機床設備的要求是:高效精密、穩定可靠、適當柔性、成套環保。
船舶和鐵道運輸裝備制造業將是2006年機床市場上兩個較活躍的行業。船舶制造在“十五”期間發展極快,2005年我國造船量達1200萬噸,占世界市場的18%,計劃2010年時這一份額將增至25%。目前上海、大連、廣州和山東省都在擴建和新建造船基地,需要購買機床特別是重型數控加工設備。火車還要進一步提速且鐵路運營里程不斷增加,鐵路機車車輛制造等企業正在加大技改力度,而機床設備數控化是其技改基本原則。
二、傳統機械制造業
傳統民用機械制造業涉及行業很多,機械工業的統計范疇包括汽車行業在內共有13個大的行業。2005年機械工業的產銷依然保持了超過20%的增速、全年利潤也比上年有所增長可能超過2000億元。專家分析2006年的經濟環境有利于機械工業的平穩發展,這也為機床市場的平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機械工業對機床的需求是廣范圍和多層次的,各行業各有側重,比如走勢較好的重型礦山等行業重點需要大(重)型數控機床,模具行業需要數控精密EDM機床和高速(銑削)加工中心。
在機械工業中民營企業正迅速升起,據統計民營企業已占機械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的近一半,而利潤也接近一半。民營機電企業隨著產品的升級其技改力度正在加大,將成為拉動2006年中國機床產銷增長的重要力量。不少民營機電企業采購機床設備的原則已從“經濟適用”轉變為“先進適用”,不僅將購買許多普通機床和非數控專用、專門化機床,而且還將采購相當數量的中低檔數控機床。
三、航空航天等行業
航空航天等軍用和軍民兩用工業,雖然“十五”期間進行過較大規模技術改造,但與國外同類廠家相比,其機床擁有量的數控化率仍然偏低,今后還將是購買高中檔數控機床的“大客戶”。比如飛機制造企業將隨干線客機的擴大轉包生產和新型支線客機、軍用機和直升機的批量生產而更新加工設備,重點是購置龍門式和橋式5軸高速加工中心和數控高速(專用)銑床。航天工業將隨新的神州飛船、繞月飛行航天器和太空衛星的發射添置數控機床,特別是高精度乃至超精密數控機床。不過,“十一五”項目的資金在其第一年不一定都能到位。
四、信息產業
2004年信息產業完成銷售收入26650億元,比上年增長41.7%。雖然其生產過程的金屬加工作業不是很多,但該產業發展速度極快且經濟規模已經很大,無疑是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上一個正在升起的重要用戶群。信息產業重點需要加工小型精密模具和小型精密零件的數控機床。
[B]預測結果[/B]
無論從宏觀經濟環境、還是從重點用戶行業的需求動態看,都不能指望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出現太大的增長,但出現負增長的幾率也比較小。此外,一些機床制造企業2005年后期的普通機床和一般小型數控機床訂貨已出現明顯減少,還出現回款滯留現象,所有這些都預示著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主要指標增速將進一步回落。
2006年的中國機床消費額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6%~11%,而金額很可能在115億至120億美元之間。機床進口額增速在上年回落至12%~13%之后,今年將再回落至百分之幾,甚至沒有甚麼增長,但進口額仍將保持在60億美元以上的高位。機床產值的增速也將從上年的25%左右回落至今年的10%~15%,而且數控機床增速將高于普通機床,數控機床產值內中高檔比重也會較明顯上升,重(大)型、精密、專用數控機床以及各種加工中心將是今年市場的需求亮點。
目前中國機床出口額尚不足世界機床出口額的4%,“入世”效應的釋放尚有較大空間,加上中國機床的出口構成有所改善和機床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今年中國機床出口額的增速預計在20%以上甚至更高。
2006年中國機床市場環境趨緊,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呼喚機床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推進增長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