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安徽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大工程科學學院完成的“油氣數據現場采集傳輸解釋一體化平臺軟件”進行了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軟件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歷時10年,完成的軟件平臺包括“現場數據采集及處理”、“實時數據庫系統”、“遠程數據及圖形傳輸”、“油氣水層解釋”、“壓力資料解釋評價”、“產能評價”、“解釋成果輸出”及“網絡瀏覽”等內容,涵蓋石油天然氣的勘探與開發兩大領域,源代碼達80多萬行,有中英兩個版本軟件。平臺以網絡作為紐帶,以異種、異構、異域數據庫作為基礎,以工程科學計算為核心,以工程軟件為載體,涉及力學、計算數學、石油工程、數據采集及處理、計算機圖形學、網絡、數據庫、軟件工程等學科,充分體現了多學科的交叉。 該軟件在大慶油田的多個分公司得到應用,并在國際錄井公司等多家企業的石油設備上配備使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該軟件的開發造就了一支充滿活力、團結合作、有強烈責任感的青年生力軍,使他們快速成長為數值計算軟件研發方面的綜合人才,也為各油田培養了一批石油數據解釋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