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人員開發的一項創新技術—"井下油水分離技術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在勝利油田樁西采油廠樁1-20井進行了電潛泵井下油水分離同井注采。現場試驗結果顯示,在不影響油井產油量的情況下,該井地面產水量減少70%。該項研究成果對我國進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的高效、環保開發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上周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傳出的消息。
據悉,"井下油水分離技術研究"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承擔的中石化先導試驗科研項目。科研人員利用理論計算結合數值模擬的方法,進行了井下油水旋流分離器的結構設計、參數優化方法的研究,優化了有桿泵井下油水分離系統及電潛泵井下油水分離系統的方案設計,提出了選井及系統方案的選擇方法。同時他們還對配套的井下工具、管柱進行了設計研究,對井下油水分離同井注采系統的診斷、調控技術的研究為該系統的正常、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他們還針對底水驅油藏,進行了應用井下油水分離技術控制水錐錐進的水動力學研究,為該項技術在此類油藏的應用進行了有益探索。
該項研究成果現已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并獲得了教育部2006年度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
該技術的應用為我國高含水油井降液控污、降本增效開拓了新思路。專家認為,該項研究成果能夠顯著改善我國高含水油藏的開發效果,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