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丹麥最大的工業公司之一的丹佛斯在全球慶祝其75周年華誕。1933年,工程師梅茲·柯勞森先生在丹麥獨自創立了小小的丹佛斯企業。秉承其創始人的精神遺產,丹佛斯如今已經發展壯大成為全球性企業,并將中國視為其“第二家鄉市場”。
丹佛斯簡述
丹佛斯集團是研發和生產機械電子元器件和系統等領域的世界領先的企業。丹佛斯的技術創新旨在為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潔凈水、供熱和制冷是我們康樂生活的關鍵。丹佛斯在制冷與空調、供熱、水和傳動控制等領域的一系列的產品和高科技解決方案,為尋常百姓家庭和工業領域提供了很多必不可少的功能。
丹佛斯的產品在食品儲存、生產、節能和改善環境 以及舒適度等領域適合客戶的需求。未來世界將有日益增長的對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短缺的關注,節約資源的產品是根本。
丹佛斯自創立以來,對員工成長的關注,尊重自然及其價值,環境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的發展特點,并貫穿于我們所有活動的始終。今天,由于克勞森家族的努力,丹佛斯已經成長成為全球性的工業集團,但始終堅持這些基本核心價值觀。
丹佛斯在中國:“第二家鄉市場”
本著丹佛斯創始人梅茲·柯勞森75年前的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更多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愿景,丹佛斯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這個經濟保持世界最快速發展的市場。如今,根據丹佛斯的全球發展戰略之一,即在華建設第二家鄉市場的長期承諾,丹佛斯在中國的發展迅猛,從1995年最初的一個很小規模的啟動運營,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年營業額達28億元人民幣,并擁有2500名員工的大型企業。借助于中國持續的經濟增長,丹佛斯中國近年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06年丹佛斯中國還在丹佛斯全球排名第8大市場,僅僅花了一年時間,在2007年一躍成為第4大市場。
作為中國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德一個積極參與者,在其專業領域丹佛斯為中國帶來了尖端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專業化的客戶服務,為提高能源效率、環境保護、生活舒適度、食品安全和供熱改革做出貢獻。作為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公民,在為社會發展和當地社會作貢獻的同時,丹佛斯在人力資源、健康、環境、渠道、營銷、采購等領域長期堅持最高標準。比如為武清學校提供教育基金,在“非典”期間為中國人民捐款, 為丹佛斯員工制定并分發商業行為準則手冊, 資助為期3年的北京下崗婦女再就業項目。
丹佛斯目前在中國的主要城市和地區設有12個代表機構和銷售處。丹佛斯再天津武清設有主要生產基地、并在遼寧鞍山、浙江海鹽和杭州有3 個生產企業。 丹佛斯已經在中國建立了2個研發中心, 研發中心于丹佛斯在歐洲和北美保持同步水平。丹佛斯在中國開發、生產和銷售的產品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并通過ISO 9000 和14001 質量認證。
關于丹佛斯的歷史
隨著第一個產品--用于制冷系統的膨脹閥的問世,梅茲·柯勞森先生于1933年創立了名為 "Dansk Køleautomatik & Apparat-fabrik"的公司。1946年,Danfoss丹佛斯的名字打在了所有產品身上,Danfoss的名字正式注冊下來。在開業的第一年,公司銷售了466枚膨脹閥。第二年銷售額 達到了4倍的增長,隨后保持持續增長。
梅茲•柯勞森在初期意識到企業成長和穩定的職業成長的先決條件是有一個廣泛的產品范圍和一個大的國際市場份額。于是在1939年,與荷蘭的Itho公司簽署了的第一份代理合同。1942年,閥門在瑞典注冊并生產,同年在西班牙和瑞典建立代理商。1943年,公司慶祝10周年時,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79名員工和37種產品的規模。1949年,丹佛斯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立了全資銷售公司。1950年,來自21個國家的代理機構在“丹佛斯1950大會”上聚首。
在接下來的幾年,丹佛斯持續擴大規模,1953年,公司員工規模達到1000名,并于1954年達到2000名的規模。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及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丹佛斯在全球建立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公司。
丹佛斯集團保持家族企業運營,目前由創始人梅茲•柯勞森的兒子雍根•柯勞森(Jørgen M. Clausen)擔任總裁和首席執行官。他的弟弟彼德•柯勞森擔任公司的控制機構碧藤和梅茲基金會的主席。
關于丹佛斯的主要數據
目前,丹佛斯集團在25個國家設有70家工廠,全球設有114個銷售公司和116個代理機構和分銷機構。 丹佛斯在全球的員工總數達到22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