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7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以“加強自主創新、振興裝備工業、拓展綠色制造、推進節能減排”為主題的“2009第四屆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但相比往屆,制博會不論在參展企業數量,還是成交額方面,均明顯增長。
據制博會組委會提供的數字,此次制博會的國內外參展企業有862家,比上屆增長43.7%;展位數多達1567個,比上屆增長22.4%;總展示面積35000平方米,比上屆增長16.7%,其中特裝展位占83%。
機床展區的濟南二機床、濟南一機床、德州普利森、日本LGMazak等,商用車展區的重汽、濰柴等,工程及建設機械展區的山推、雷沃等以及工業自動化、傳動展區的德國西門子、美國ABB等企業均帶來了各自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展會現場成交額1.8億元,與上屆相比增長20%,達成合同意向965項,意向金額21億元。現場觀眾4萬余人次,與上屆相比增長40%。
專業展區規模化是本屆展會的亮點之一。經過四年精心培育,本屆制博會機床專業展區、
工程機械專業展區、商用車專業展區及工業自動化、動力傳動專業展區的規模化已經突顯,參加企業數量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參展效果較以往更加顯著。據主辦方調查,機床展區企業滿意率達到97.8%,工程機械展區企業滿意率達到94.5%,商用車展區企業滿意率達到92.7%,工業自動化展區企業滿意率達到96.4%,除工業自動化展區外,各展區山東企業均占據主導地位。“金融危機造成企業資金相對緊張,展會開支本來應該縮減,但是,越不和市場接觸,可能就會越閉塞,所以,我們最終還是選擇參展,現在看效果不錯。”一位參展企業的代表如是說。
展品特色化、科技含量高是亮點之二。在本屆制博會中展出的新產品、新技術琳瑯滿目,每家參展商帶來的幾乎都是自己的特色產品,其中青島南車集團展出了先進的動車組模型,德國西門子展出世界先進的數控系統,日本LGMazak展出高速立式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等等,吸引了不少眼光。另外,濟南軌道
交通、濟南二機床、泰安建能、兗礦集團、濰柴動力、萊鋼集團等企業也紛紛展出了新產品、新技術。與往屆相比,這些企業的積極參展意義不同,既給制博會帶來更多的看點,也體現出金融危機形勢下山東企業實現裝備制造業振興與發展的信心與能力。
采購商質量高、數量大是亮點之三。山東省對本屆制博會的觀眾邀請工作十分重視,并提出明確要求,同時參展商對本屆博覽會的觀眾數量、質量期望值也很高。為此,組委會專門成立了觀眾組,并借助各級單位的大力支持,通過電話溝通、寄發請柬、上門邀請等一系列工作,最終邀請到達現場的觀眾達4萬余人次,采購商涉及機械、交通、水利、市政建設、紡織、化工、污水處理等多個行業,分別來自河北、遼寧、北京、河南、浙江、四川、青海、山東等多個省市和地區,四川、遼寧、青海還專門派出了由省級領導帶隊的代表團。
與制博會同期召開的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報告會暨2009年全省機械工業工作會議也為展會添色不少,真正實現了以會帶展、以展促會的互推模式,學習交流、政策解讀與市場銷售、品牌推廣有效結合,給行業主管單位、供需企業提供了良好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山東省省委常委、副省長王軍民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作專題報告,共有近400名代表參會。“企業對了解信息的積極性超出我們的預想,看來‘危’中的確有‘機’,我們不僅要‘尋’,而且要‘創’。”組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說。
“危中創機”是山東制博會帶給行業的重要啟示,也是我們既知的“危中有機”、“危中尋機”的延續。山東制博會已成功走過了4年的發展歷程,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國各地的一些機械制造類展會紛紛取消或大幅縮水,而山東制博會卻依然快速向前邁進,正是“危中創機”,“逆境取勝”的成功范例。山東制博會2008年榮獲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現已成為輻射整個華東地區僅次于“沈陽制博會”的第二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