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從2009年4月1日起,提高部分紡織服裝、輕工、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和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根據官方媒體所披露會議內容來看,此次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的子按此調整是為了進一步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全面實施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措施之一。這也是中國在金融風暴引發一系列問題后,第三次對部分產品出口退稅進行調整。目前詳細涉及的產品和稅則號尚未公布,因此業內一定有很多人士對于PVC和燒堿出口的退稅稅率調整抱有期望。根據中國政府前兩次所公布的出口退稅詳細情況來看,涉及的產品主要包括了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以及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而對于高耗能產業,中國政府在前兩次的調整中奉行了一貫的較為強硬的手段來進行控制和限制。因此之前的退稅稅率的調整中,PVC和氯堿行業被“無情地排除在外”。
據悉,相關核心企業的領導者一直就PVC和燒堿出口退稅稅率的調整而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并積極磋商,希望能夠“爭取到符合中國氯堿和PVC行業的優惠措施”。金融風暴引發的能源行業的整體的結構調整在氯堿和PVC行業尤為突出。在原油價格的巨幅跳水之后,原先的存在于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巨幅成本差距在一瞬間被擠壓,甚至形成倒掛。姑且把燒堿撇在一邊不談,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內,中國的PVC行業已經因行業成本結構變引發了一系列的市場格局調整,從最初風生水起的是電石法和乙烯法PVC樹脂的市場份額和價格的大戰升級到國產PVC樹脂和進口PVC樹脂的生存之爭。最好的證明就是近幾個月進口VCM和EDC數量的大幅增加,甚至國內沿海地區有條件的電石法PVC生產企業轉為采用外購VCM單體(自新浦化學)貨進口VCM進行生產。
同時,PVC進口絕對總數的增加特別是以一般貿易進口數量的增幅讓無數業者為之驚訝,估計也讓所有的中國PVC生產企業為之頭疼。去年此時,盡管PVC樹脂出現了價格走高,利潤萎縮的情況,但是燒堿市場特別是出口的興旺使得不少中國氯堿生產企業獲益。而今年此時,由于全球市場需求的大幅萎縮,估計市場上燒堿價格以超過50%的幅度回落,出口業務所必須的套利空間消失,甚至于在中國這個燒堿產能嚴重過剩的市場上出現了來自中東的貨源!中國PVC樹脂的出口自2008年的8月開始就已經基本停滯,而燒堿的出口目前也同樣萎縮。
因此時至今日,也許和業者認為的那樣“還真的有必要通過提高出口退稅來加大中國氯堿和PVC生產企業的競爭力”。就如同在中國擁有了全球最大的PVC生產能力之后來繼續討論“需要延遲對原產自臺灣、日本、韓國、美國、俄羅斯的PVC樹脂延遲反傾銷來保護中國PVC行業”的論調一樣,仔細想,一定有人也會為之苦笑。細想過去的五年多時間,從風風火火的反傾銷,到如春筍般冒出的新建擴產,到如今一場金融風暴引發的混戰,很難說當初的決定是對亦或是錯,但是用“一場鬧劇”來形容,也不能說不貼切。回到此次的政策調整,先不論最后是否能夠惠及PVC和氯堿行業,但是根據近期一系列的行業調整政策來看,中國政府的長期目標一定不會是單純的經濟增長。這在過去幾個月中內蒙等地區的多邊優惠電價到3月初政府一紙發文發文的“一律取消”已經得到了應證明。前進指路也許波折,但是道路所指的方向一定明確。
因此,很想在最后對于那些期許此次出口退稅將惠及燒堿和PVC的業者來說上一句,即使此次能夠得益,但長期來看,也許只是一時。在產能嚴重過盛的今天,苦練內功和依靠政府政策的惠及已經沒有任何作用,目前切實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嚴格的行政手段加速整個產業的整合和調整,關停一批企業,以降低此次大幅轉型帶來的痛苦。而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等也應在新項目的審批和立項環節進行控制,而非出于對于局部經濟的影響甚至是保證局部地區“保經濟增長”而繼續給予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