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甘肅發改委獲悉,甘肅酒泉風電基地二期500萬千瓦的規劃工作已在今年3月即進入實質性規劃階段。
七月七日,從甘肅省政府專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傳來消息,世界首個千萬千瓦級連片開發、并網運行的風電基地將在甘肅酒泉誕生,工程總投資可達一千二百多億元。這也成為國家發改委核準建設的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此舉標志著我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另據了解,在上月以甘肅發改委為主要承辦單位的甘肅省第十五屆“蘭洽會”上,甘肅省有關領導已就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引資問題,與參會客商展開溝通,并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到香港招商引資。
借“地利”打造國內首個風電基地 1200億建設一個“路上三峽”
酒泉境內的瓜州縣素有“世界風庫”之稱,玉門市被稱為“世界風口”,為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西部陸上三峽奠定了基礎。據氣象部門風能評估,酒泉市年有效風速達六千三百小時以上,年滿負荷發電二百三十小時左右,風能資源總儲量一點五億千瓦,可利用面積近一萬平方公里,可開發量在四千萬千瓦以上,占全省儲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適宜建設大型并網風力發電場。
據悉,規劃建設的30多個風電場位于戈壁荒灘上,適合風電場連片開發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風電總裝機規模達51萬千瓦,在建風電場裝機規模達70萬千瓦,即將全面開工建設的380萬千瓦特許權風電項目,正在編制規劃風電項目裝機容量755萬千瓦,將由20家國內外電力企業投資建設。
據了解,規劃中的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10年風電裝機將達到516萬千瓦,到2015年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271萬千瓦,中國乃至世界首個千萬千瓦級連片開發、并網運行的風電基地將在酒泉誕生,到2020年,整個開發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甘肅將建設一個“陸地三峽”。從太陽能建設方面看,到2015年裝機容量可達到130萬千瓦,2020年裝機容量可達到330萬千瓦左右。甘肅可成為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
對此,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表示,這一工程預計總投資可達1200多億元,將成為國家繼西氣東輸、西油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之后西部大開發的又一標志性工程。
標志著國家新能源建設序幕開啟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表示說,開發風電資源現已在全球形成共識。2008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7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已達1.2億千瓦;其中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居全球第二。
在此之前,擬議中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已傳出數易其稿,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董路影透露,我國正在制定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其扶持力度將比現有政策“大得多”,風電是其中的支持重點。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公開表示,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將對新能源發展指標作重大調整。在風電總裝機容量上,《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風電發展指標是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但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可能將指標調整為1億-1.5億千瓦。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已確定河北、內蒙古、甘肅、江蘇、吉林等地將成為為千萬千瓦風電基地。
#page#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也在近期表示,我國正在通過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基地促進風電規模化發展,努力在風能資源豐富的西北和沿海地區建成6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甘肅河西、新疆哈密以及內蒙古自治區都在積極打造中國“風谷”。
在最近舉辦的第四屆再生能源金融論壇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透露,新能源發展規劃的初稿已經制定完畢,并完成向各地發改委以及相關企業征求意見的工作,將擇機出臺。根據新能源振興規劃,風電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區域之一。隨著相關發展目標的調整,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風電規模將達到1億千瓦以上。
“儲量”巨大 我國風電建設大有可為
近年來世界能源消耗量持續增加,鐵礦石、石油及天然氣等需求量不斷走高的同時,折射出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形勢愈發嚴峻,未來全球將面臨資源枯竭的尷尬境地。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開始把緩解能源危機、開發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等作為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來抓。
隨著我國政府對于新能源開發領域的不斷重視,風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無污染且我國“儲量”巨大的新型能源,其技術開發最成熟、成本最低廉等特點 逐漸在各種新能源開發領域中凸顯出來,并使風電開發處于優先發展地位。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提出未來一段時期內,將在甘肅、內蒙以及蘇滬地區(江蘇、上海)建立3個千萬千瓦級的大型風力發電基地。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于西北、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區,加上西部和東南沿海地區,可開發利用的風能儲量約10億千瓦,而截止2008年,我國實際以開發利用的累計裝機容量僅1.2億千瓦。其中,內蒙古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儲量的40%,居全國首位。截至2008年5月,內蒙古風電裝機已達180萬千瓦,超過甘肅省的5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
目前,我國的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西部,而我國陸疆總長達2萬多公里,還有1800O多公里的海岸線,邊緣海中有島嶼5000多個,風能資源非常豐富。據慧聰工程機械網編輯查閱資料,我國擁有6米/秒(風速平均水平)以上的地區,在全國范圍內僅僅限于較少數幾個地帶。就內陸而言,大約僅占全國總面積的1/1OO,主要分布在長江到南澳島之間的東南沿海及其島嶼,這些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風能資源區以及風能資源豐富區。
日前,中國風能協會理事長賀德鑫透露,我國未來將在包括江蘇沿海在內的五個地區建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提高我國風力發電能力。
賀德馨介紹說,建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共有五個地區,包括:江蘇沿海近海、新疆哈密、甘肅酒泉、內蒙古、河北沿海和北部地區。根據各個地方裝機規模大小,發電量各有不同。至2015年,該風電項目的裝機規模將相當于現在三峽工程的發電量。
“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發電量相當于5個三峽。”賀德馨說。
目前,我國通過風能發電的電量還不到總電量的1%,且我國又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利好頻出的政策扶持,因此發展風力發電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