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中機聯召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專題研討交流會。議題:行業開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現狀和一些企業的做法。中機聯特別顧問、專家委主任朱森第主持了會議。中機聯執行副會長、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參加了會議。有關專家委委員、行業專業協會領導與專家近二十人參加了會議的。
與會專家首先聽取了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常務副主任鄭力教授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分別介紹了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理念和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促進我國現代制造服務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意見和思路。
在研討中,與會專家介紹了各行業的發展現狀。大家普遍認為當前我國制造企業在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現處于起步階段,制造服務業實現的價值在整個行業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還比較少,制造服務業所涉及的領域跨度還不夠寬,企業之間在發展水平上參差不齊,總的來說,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
與會專家認為現代制造服務業是向產品產生過程和產品使用過程所提供的各種形式服務業的總稱,也稱之為服務經濟,它融合了互聯網、通信、計算機等信息化手段和現代管理思想與方法。現代制造服務業將信息化作為提供服務的平臺和工具,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把服務向業務鏈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擴大了服務范圍,拓展了服務群體,并且能夠快速獲得客戶的反饋,能夠不斷優化服務內容,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具體而言,生產制造和加工裝配開展的設備成套、工程總承包、交鑰匙工程、解決方、下料配送、檢修檢測、備件配件供應、上線物流、供應鏈管理、設備改造、設備租賃、各類服務平臺、產品回收、設計研發、管理咨詢、生產力促進、商標專利、會計審計、法律咨詢、會展、擔保、ASP、培訓以及電子商務等,現代制造服務業有著高附加值的特性,各環節服務的利潤在整條產業鏈上是最豐厚的,這些環節給機械制造企業帶來的是比零部件及整機制造裝配更高的利潤。
與會專家認為發展我國現代制造服務業,就是要加快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發展,這也是加快我國制造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是:1、重制造輕服務、重生產輕應用等傳統觀念和經營模式。2、企業產品單一、規模小,行業結構調整尚未到位,引導企業合作,組成服務網絡、形成產業有一定困難。3、科學定義服務業的收入,區分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確立科學的計算、統計方法。4、促進制造企業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