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2022年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境日,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旨在促進全社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在共建美麗中國的同時,進一步體現中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作為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作用。
塑料的生產和使用是可持續問題中的重要部分,而疫情進一步提高了人們對塑料廢棄物處理的關注。事實上,在疫情期間,所有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題材都吸引了更多的關注。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在疫情期間,人們更多地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來確保食品衛生和防止病毒傳播,采用數字化回收解決方案促進人類生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世界地球日(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是中國乃至世界都在倡導且經久不衰的話題,在工業化發展中,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給空氣造成很大的污染,代價極為沉重。即使一些傳統企業投入污染監控設備,但環境污染沒有得到真正改善。綠色環保,環保凈化,環保物聯網平臺,大數據
2013CEPEE第七屆廣州國際環博會8月21日盛大開幕
安捷倫公司近日參加第十四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時稱,2011年該公司共推出包括光譜、質譜、自動化裝置及消耗品等在內14種新產品。
2011年中國鋼鐵工業環境保護統計工作會議3月8日至10日在河南洛陽舉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宇春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為“做好環保統計工作,為鋼鐵工業實現“四個轉變”服務”的講話。來自全國鋼鐵企業的12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總結了“十一五”期間,特別是過去一年鋼鐵行業的環保統計工作,對
節能、減排、低碳、循環經濟、生態補償、區域限批……這些于媒體上頻頻出現的關鍵詞,顯示出環保意識已進入了主流輿論并日益影響越來越多的公眾。然而,對正行走在建設法治國家大道上的中國而言,卻面臨著《環境保護法》被基本架空的尷尬。 就立法現狀而言,環保立法并不環保。現行《環境保護法》系1979年制定,
26日,自然之友、達爾問、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34家環保組織聯合在京向社會發布了剛剛完成的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舉旨在提高消費者的綠色選擇意識,倡導公眾選擇綠色產品,敦促知名品牌企業踐行綠色承諾,并以供應鏈倒逼的方式促使知名品牌企業的零部件生產商改進生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