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行業資訊>紡織機械行業60年:自力更生建設具有規模的紡機制造業

          紡織機械行業60年:自力更生建設具有規模的紡機制造業

          發布時間:2009-09-16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行業資訊 人瀏覽
          關鍵字:

          紡織機械行業

          導  讀:

          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經過60年的曲折發展,已成為門類齊全、滿足行業需求、具有自主研發創新能力的支柱產業。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就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調控手段扶持紡機工業穩健發展,通過前幾個“五年計劃”的發展,我國紡織機械制造工業從不具備生產能力發展到形成多品種、系列化、大批量生產的規模。如今,中國紡機業正在為實現中國紡織工業從大到強而不懈努力。

             全面布局迅速崛起

              在舊中國,紡織機械工業雖然已有大約半個世紀的歷史,但是發展十分緩慢。直到解放前夕,仍然只能以從事修配業務為主,當時紡織工業所使用的機器設備大多從國外進口。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沒收官僚資本企業,對民族資本企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新的企業,我國紡織機械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在“一五”期間,新中國紡織機械工業已初具規模,實現了從以修配為主到以制造為主的轉變。在此期間,通過沒收官僚資本的工廠,上海第一、第二機械廠,青島第一機械廠和天津第一機械廠,改為國營企業,還接收了中國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總廠、分廠和遠東針布廠,改為公私合營企業,同時陸續建設了經緯紡織機械廠、鄭州紡織機械廠和沈陽紡織機械廠等一批大型的新企業,壯大了中國紡織機械的制造力量。

              為了改善人民生活,豐富市場供應,從1960年下半年開始,原紡織工業部組織科學研究和機械制造力量,積極進行有關化學纖維工業的資源考察、技術研究和設備試制。在總結引進保定化纖廠的經驗和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設計、制造了粘膠纖維的成套設備,裝備了南京、新鄉、上海、浙江和吉林等地一批中等規模的粘膠纖維廠。在短短幾年內,使粘膠人造絲和棉型、毛型粘膠短纖維的生產都初具規模。到1965年,全國粘膠纖維產量已達44900噸,使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走上正軌,中國紡織工業的科學研究、技術革新蓬勃開展,在許多方面都有重大進展和突破。1966年5月,紡織工業部在上海舉辦了全國紡織工業技術革新成果展覽會,征集了1萬多件革新項目,展出了3000多項,其中有10%達到或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許多成果到20世紀70年代已廣泛應用于生產,使紡織工業的科研、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紡織科學技術迅速進步的基礎上,棉紡織、棉印染成套設備經過系統的改進,也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在歷時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紡織機械工業遭受了嚴重的影響,產量一度下降。而在合成纖維設備的制造方面,由于中央領導親自抓,得以基本順利實施,相繼建設了上海、天津、遼陽、四川等4個大型化纖項目,總規模達到40多萬噸,連同原有的企業,可使我國化纖工業總規模達到年產65萬噸的水平。

              在改革開放中騰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紡織機械工業發展加快,各項經濟指標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通過老企業挖掘內部潛力和擴點、轉產、組織專業化協作等途徑,紡織機械產量大幅度增長。1982年全行業承擔國家計劃的179個企業年產量24.39萬噸,比1976年增長72.8%。這個時期出現了我國紡織機械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高潮。

              隨著國門的打開,我們看到,中國的紡織機械工業還相對薄弱,國外紡織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已將我們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因此,我國在制定“七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將紡織工業的整體快速發展計劃列入其中。紡織工業部制定的配套規劃中,將技術改造納入重要篇章,明確提出了13項成套設備的改造與開發,8項成套設備被列入重中之重,并著重開發181個單項產品。隨著這一規劃得到有效貫徹,有些產品在技術水平上縮小了與國外設備的差距。

              “八五”期間,紡織工業部決定將工作重點放在抓好紡織工業技術進步、技術改造上。首先是淘汰100萬枚解放前遺留下來的落后棉紡錠,同時以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清鋼聯合機、新型精梳機為“四大重中之重”,加快新型紡機國產化。

              為了解決企業技術開發上的資金不足和提升紡織企業裝備水平,在“九五”期間,國家又采取更為積極的財政措施,拿出幾億元的貼息貸款,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開發和引進所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為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談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圍繞走新型化工業道路要抓好《十項新型成套項目引領紡機產業升級》重點工作時指出,“十項成套項目”引導了紡織行業的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了紡織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特別是滌綸短纖維成套、粘膠成套、無梭織機、針織機械項目已經開始在行業內發揮作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了紡織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

              雖然中國紡機業發展經歷了不平凡的路程,但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自力更生建設一定規模的紡織機械制造業,實行自己裝備自己的政策,基本上是一條成功的經驗。它符合我國的國情,對加速紡織工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紡織機械工業不僅在提供的設備數量上基本保證了紡織工業發展的需要,而且注重了產品品種的發展,形成了種類比較齊全的產品系列,基本滿足了國內企業的生產需要,對紡織工業各行業生產能力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紡織品花色品種的增加,起了重要的作用。

              向世界制造中心邁進

              通過數十年的不斷努力,隨著一個個攻關項目取得突破,全國各地的紡機器材企業自主開發的科技成果陸續問世,大力推進了我國紡織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化纖設備研發所取得的成績為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利益。就在20年前,要建成年產1萬噸產能的化纖企業,需投資10億元人民幣,如今建10萬噸的化纖企業只需投資1億多元人民幣。1986年,鄭州紡機廠開發的1.5萬噸滌綸短纖成套設備通過國家級鑒定,其意義在于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局面。在隨后的幾年里,宏源集團研制高速彈力絲機,鄭紡機研制成功濕法腈綸主要配套設備和國內第一套干濕腈綸裝置技術改造工程項目,中國紡科院機械廠研發的全自動換筒卷繞頭和年產15萬噸漿酯裝置等技術,都為中國化纖工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們在贊嘆中國化纖設備所取得成就的同時,也為在中國國際紡機展上看到的國產棉紡設備所驚嘆。20年前,中國與國外的棉紡設備還很難競爭,高檔設備基本以進口為主。當時的高端成套設備——清梳聯基本上是外資的天下,當時1萬錠的進口設備均價為1200萬元人民幣,有的甚至達到了1500萬元。為扭轉這一局面,國家當時在政策、資金上給紡織行業以巨大支持,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業績。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會長高勇說,“十一五”是紡織工業奠定紡織強國地位的關鍵時期,而紡織強國的很多指標都要通過應用先進裝備才能實現。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們在分析紡織企業的現實需求以及國產紡機行業所存在的薄弱之處后,提出了10個關鍵成套項目。要全部完成這10個成套項目,其中需要攻關的技術和產品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十五”末期,紡機行業已經開始著手10個項目的開發和生產,現在有一部分產品已經取得成效,為“十一五”期間全面完成10個成套項目打下了良好基礎。

              談到未來五年我國紡機行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時,高勇說,近20年來,因國內及亞洲市場需求的拉動,中國紡織機械本身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張。同時,世界知名紡機企業也都陸續在中國投資辦廠,這些企業在中國的生產規模已經達到整個中國紡織機械產量的1/3,而且來華投資的企業還在不斷增加。外資企業生產的設備除了供我國市場外,還大量出口,甚至反銷回原產國。這意味著中國將不僅僅是最大的紡機需求市場,而且正在成為亞洲紡機制造中心,甚至世界紡機制造中心。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p1mi.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物流業60年

          下一篇:建筑節能,緊跟時代步伐的綠色事業——新中國成立60年智能建筑成果豐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相關新聞
          紡織機械行業
          • 紡織自動化期待機電完美“對接”

            棉紡車間的溫度很高,一般會達到40到50攝氏度,環境十分惡劣,而現在很多變頻器的正常工作溫度只有40攝氏度,達不到紡織工作的要求。

          • 金融危機加速中國紡織機械行業重新洗牌

            羅拉、搖架、緊密紡銷售全面回升,現在工人都在加班加點趕訂單。"與同和公司一樣,金融危機尚未完全消退就已呈現生產繁榮向上局面的紡機企業還有很多。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一批紡機企業沒能抵擋住這次金融風暴的侵襲而悄然倒下。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次大規模的行業洗牌已經在紡機行業拉開序幕。   金融危機加速行業整合  

          • 2009年江蘇紡織機械行業產值利潤微增

                江蘇省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對全省紡機器材行業45家重點骨干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江蘇省紡機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5.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實現利潤總額5.43億元,同比增長2%。     2009年,江蘇省45家重點紡機器材企業共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5.64億元,同比增長3%;

          • “十一五”期間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增速約在10%

              目前,全球紡織已進入新的增長期,紡織貿易增速在6.5%左右。2006~2010年,世界經濟增速將保持在4.3%左右,中國紡織工業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為49%左右,國際經濟的走強將有利于中國紡織機械業的發展。2006年中國GDP增長達到10.5%,預計2007年GDP增長將會減緩,但仍將處于8%左右的水平,預計“十一五”后幾年中國GDP的增

          • 德國紡織機械行業看好中國紡機市場

                    日前,德國紡織機械行業協會ThomasWald-mann先生表達了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同行合作的愿望。2002年,德國紡織機械行業生產額38.48億歐元,出口額37.52億歐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0%,為當年全球最大紡機出口國。其中亞洲是德國紡機出口最大的市場,而中國又是其出口額最大的國家,達7.3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天天看片天天爽_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 天天爱天天干天天|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天天曰天天干天天操|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欧美人与动zoz0大全| 全彩无修本子里番acg|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管家婆有哪些版本|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青草 |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久久综合琪琪狠狠天天| 特黄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护士系列sdde221取精|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男女做性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韩级|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天堂资源在线中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男女国产一级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麻豆91国语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chinesevideo普通话对白|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榴莲视频app色版|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