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開采成本極高,且屬于戰略性資源,未來的“可燃冰”市場極可能成為大型企業,尤其是國企的“香餑餑”。
10年后或可開采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據初步估算,我國陸上“可燃冰”的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可供使用近90年,而青海省的儲量約占其中的四分之一。
張洪濤表示,當前,世界各國發展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能源瓶頸。根據全球儲采比,石油估計可用40年,天然氣估計可用70年。“可燃冰”的儲量巨大,其發現和研究為“后石油時代”提供了出路。
據了解,去年11月,中國曾在同一區域鉆獲“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繼加拿大、美國之后,第三個在陸域上發現
“可燃冰”的國家。2007年5月,我國在南海海域也發現了“可燃冰”,儲量約為185億噸油當量。
張洪濤表示,“可燃冰”的地下賦存條件特殊,開采時很容易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也決定了它的開采成本很高。他表示,樂觀估計,陸域凍土帶的“可燃冰”可在10~15年內開發利用,海域“可燃冰”的開發利用時限大約需要30年后。
開采成本高
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一位研究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巨大的儲量決定了“可燃冰”將成為未來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其市場前景也十分看好。
他同時表示,由于開采成本高企,且對開采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可燃冰”的開采將可能由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來介入,其中,大型國企將可能分到市場上最大的一塊“蛋糕”。
張洪濤表示,對“可燃冰”的勘測工作僅僅是開始,這次在陸域凍土帶的鉆探屬于科研探索,確定是否有“可燃冰”,下一步才是研究解決有多少可以利用、何時利用以及如何利用的問題。
國土資源部的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目前的主要工作仍是在此前的基礎上,繼續致力于“可燃冰”的勘探,探明其儲量和分布。至于開采和利用,國土部將結合目前的研究成果,進一步進行論證。
江鉆股份兩度漲停游資“亂”炒可燃冰
受國內發現“可燃冰”消息刺激,周一(9月28日)開盤后,國內鉆頭生產龍頭江鉆股份(000852,SZ)高開高走,不到十分鐘便死死封住漲停板。昨日,江鉆股份繼續延續強勢走勢,但力度明顯偏弱。昨早開盤沖高后,便一直盤整直至下午收盤前漲停,封單僅4733手,最終報收于9.81元。值得注意的是,全天放出天量,成交3498.97萬股,是前日的5倍以上。
國信證券分析師嚴蓓娜認為,可燃冰現在還沒有辦法實現可控的開采,游資聞風亂炒的跡象非常明顯。“盡管可燃冰儲量豐富,但短期內還沒有辦法實現可燃冰可控的開采,可燃冰在低溫、高壓下開采的技術目前還不存在。”
“江鉆股份這兩天股價的異動,很大原因是公司以制造鉆頭為主,與開采有關,流通股本僅1.3億股并不大,但昨日已放出的天量表明,這種沒有實質性的亂炒并沒有太大意義。”嚴蓓娜表示。
深交所最新公開信息也顯示,與周一公布的江鉆股份前五名買入、賣出席位相比,昨日,前五席位中,買入力度已明顯弱于賣出力度,資金已在獲利了結。其中,在周一大舉買入1137.24萬元的西藏證券上海輝河路營業部,已在昨日大舉賣出1200.24萬元,一機構席位也在昨日賣出1419.67萬元。
另一位市場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如果可燃冰短期內能實現開采利用,那么對應的則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股價的下跌反應。
此外,與可燃冰沾邊的神開股份、天科股份等昨日則以大跌5%以上收場。
▲小知識
“可燃冰”即天然氣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是公認的地球上尚未開發的最大新型能源,被譽為21世紀最有希望的戰略資源。
國土資源部的資料顯示,2002年,我國啟動“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調查”,同時進一步部署陸域永久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究。2007年和2008年,我國分別在南海北部和青海省祁連山南緣鉆獲“可燃冰”實物樣品。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表示,從地下開采1立方米的“可燃冰”,將在地下形成164立方米左右的壓力空缺,對環境的影響極大,而青藏高原地區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海底“可燃冰”開采最大的難度是防止海底壓力驟減后破壞海底環境并可能引發海嘯。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p242.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青海省地質部門的最新勘查顯示,位于青藏高原東部的青海省頁巖氣資源豐富,分布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達到全省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今年青海將加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建設投資力度,計劃完成投資100億元。 青海柴達木盆地太陽輻射強烈,年均日照超過3100小時,每平方米的輻射量為6950兆焦,加之豐富的風能資源,使青海成為全國新能源建設的重要區域。根據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2008年,隨著對民和三康特種鐵合金廠、樂都樂華鐵合金有限公司、平安特種硅鐵有限公司等沿湟重污染企業的停產治理整頓,我省沿湟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對一批重污染企業實施停產治理、限期整改,完成限期治理項目300余項,當年總投資達1.29億元。 為了著力解決湟水河流域水污染問題,我省有針對性開展環境專項行動,
春節前幾天,湟中、湟源縣兩座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截至目前,我省平安、湟中、海晏等地的10座污水處理廠已全部開工,建成投運后,可提高湟水河流域污水日均處理能力13.9萬噸。 2月10日,省環保局污控處郭竟世處長介紹,目前,我省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有西寧市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15萬噸。10座污水處理廠
很長時間了,青海湟水流域環境污染問題成了頑疾。今年青海省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重拳出擊,經過幾個月的“區域限批”和“掛牌督辦”等措施,湟水流域環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這是9月1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西寧市對轄區內鋼鐵、水泥、鐵合金、化工等企業突出的環境問題開展了整治。
日前,中材集團繼與甘肅省蘭州市政府、臨夏州政府、甘南州政府、定西市政府、白銀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后,再度出擊西北,與青海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造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 據了解,中材集團將利用當前國際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對青海現有立窯進行技改,建設配套純低溫余熱
為緩解當前青海省水泥供應緊張的問題,確保2008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目標順利完成,青海省發改委于近日組織青海省有關單位、項目業主及主要建筑原材料供應企業,開展協調工作。 目前,正值項目建設施工黃金季節,各類建筑原材料消耗進入高峰期,特別是水泥、柴油等材料,由于廠家生產能力
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日產32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項目于2008年3月正式開工。 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總投資人民幣3.5億元,一期工程下設二個生產基地,分別是:日產3200噸熟料生產線,地處互助縣東和鄉黑莊村;年產150萬噸水泥粉磨生產線,地處互助縣塘川鎮三其村。 &nbs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藍鯨一號”鉆井平臺上宣布: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中國科技工作者正式開啟了通往資源儲存量高達相當于千億噸石油的“可燃冰時代”大門。試采成功將改變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扭轉多煤少氣的局面,同時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也邁出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
5月18號,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持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國土資源部在今日對外宣布,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成功!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消息,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的歷史性突破。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韓國近日宣布,將于4月份開始探索鉆探位于其東部沿海的天然氣水合物,作為推動收購替代能源資源公司的組成部分。 韓國知識經濟部表示,此次鉆探的起止時間為4月1日至5月15日,將投資3700萬美元。韓國曾于2007年進行了該國第一次天然氣水合物的探索鉆探工作。 天然氣水合物(也稱“可燃冰”)是甲烷氣體和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四號”調查船首次在南海北部海域發現可以證實可燃冰存在的可靠標志——冷泉,這一發現充分證實,在中國南海北部海域最終直接找到可燃冰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這是記者日前從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了解到的。 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航次首席科學家、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黃
可燃冰這種神秘物質,早在1810年首次在實驗室發現,19世紀末葉被一個石油公司在北極永久凍土帶中發現。當時對這種溢流氣體還了解不多,也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大概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約1934年前蘇聯再次發現,才引起重視。1965年在前蘇聯的西伯利亞凍土帶中又發現,1970年在美國東部大陸邊緣的布來克
8月27日,思格新能源南通智慧光儲充系統量產基地順利完成結構封頂。從開工到主體封頂僅用時三個月,建設速度遠超常規工期,生動詮釋了"蘇錫通服務"與"思格速度"的雙向奔赴。逆變,智能化,EMS,
近期,經緯恒潤首款平臺化熱管理控制器成功搭載某頭部品牌純電商用車量產落地,以平臺化優勢、高集成度解決客戶擔憂,提供高性價比、高可靠性的熱管理控制解決方案。新能源,智能化,
新能源車“心臟”升級!看安川如何注入新動力。新能源車“心臟”升級!看安川如何注入新動力
在工業4.0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今天,北京昆侖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三十余載技術積淀,推出新一代物聯網遠程控制器系列產品,為計量領域智能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新能源,
5月15日,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2025)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節點,CIBF2025以"鏈動全球?賦能綠色?驅動未來"為主題打造全球新能源領先技術展示的平臺,吸引了全球頂尖企業參與,全景展現了從基礎材料突破到終端場景應用的技術創新圖譜。智能,安全,裝配,
近日,經緯恒潤憑借在智能底盤領域的技術突破與創新實踐,榮獲精工汽車頒發的“技術創領獎”。此次獲獎不僅是對公司技術實力的高度認可,也是我們在市場深耕與合作伙伴共同進步的道路上的成績證明。新能源,冗余,控制器,
當您熟讀設備手冊卻難解現場故障,仿真成功但真機調試屢屢報錯,缺乏系統工程思維框架,渴求權威認證提升職業競爭力。歐姆龍課堂培訓直面技術痛點,助您提升實戰力。新能源,視覺,控制,培訓中心,
直流微網是一種有別于傳統交流供電的新型供電系統,是應對氣候和能源問題的重要舉措,尤其是新能源、電動汽車和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更讓其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它能有效整合分布式能源、儲能系統、負載等資源,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工業物聯網,魏德米勒,
石油乃工業血液,石油的需求變化能夠反映出經濟發展變化。關于石油,大家一定有很多的疑惑,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們深入了解下石油從開采到煉化使用背后的秘密。
煤炭工業科學發展指導意見,要求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其中對煤炭安全開采方面,要求加強煤礦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裝備研發,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
南域瀟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斥巨資買下莫桑比克20余處石灰石、鋯鈦礦及金銅鐵礦探礦權和開采權,該公司董事長吳濤表示,全部鋯鈦產品將回銷國內。
歷時四年的“深部采礦”行動,為中國帶來了價值超過1萬億元的礦產資源。面對嚴峻的世界能源形勢,中國或將全面啟動地球深部礦產資源勘探開發。
已經連續27年保持高產穩產5000萬噸原油紀錄的大慶油田今年迎來50周歲生日,在日前舉行的大慶油田發現50周年慶典上,中國石油(行情 股吧)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表示,大慶油田目前已提出依靠高科技年產4000萬噸原油持續穩產,努力實現“創建百年油田”的奮斗目標。 到今年3月22日,已連續開采50年的大慶
在內蒙古烏拉特后旗潮格溫都爾鎮,日前發現一儲量約為1.4億噸的油田。這一油田的勘探是由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143地震隊進行的。 據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黨委書記商瑞賓介紹,2143地震隊的探井隊從5月29日正式進入全面施工期以來,通過鉆探等方式,對周圍388公里的地域進行野外信息采集。截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