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只藍白相間的“電子狗”在淡綠色的地毯上拱來拱去,一旁的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看了忍俊不禁:“要是老了以后買一個該多好。”這是記者在“2009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服務機器人比賽”上看到的一幕。
12月13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RoboCup中國委員會、科技部高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這一賽事在中科大落幕,這是我國首次舉辦服務機器人的專題賽事。該賽事由一系列反映服務機器人基本功能的測試組成,包括認人、跟人、取物等。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近20所高校的約40支隊伍參加了比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藍鷹隊、上海交通大學交龍隊等傳統強隊分別包攬了5個組別的冠軍。
“這款機器人又名世博導游機器人,可能會出現在2010年世博會的現場,到時可以為游客提供引導服務。”來自上海交大的王勇博士,在比賽間隙時說起他們的“交龍三號”滔滔不絕。
賽場上,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東道主中科大選派的“可佳”。“可佳”有一個小小的腦袋和大大的肚子,肚子上有一塊電腦顯示屏,左邊不停地滾動著數據,右邊始終顯示著一個美女的卡通像。看得出來,這是一位美女機器人。
“可佳是一個有因果推理能力的機器人。”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科大教授陳小平介紹,它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人機對話獲取因果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避免有害行為,“不好的事情它不做。”
服務機器人是國內外機器人相關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方向,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被列為我國大力發展的四大先進制造技術之一,其應用范圍覆蓋家用、辦公、接待、娛樂、教育、助老助殘、安保和陪護等;它們的服務無微不至,甚至可以量血壓,提醒主人吃藥。
服務機器人技術主要由硬件與軟件構成。陳小平認為,目前國內在軟件技術上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在硬件上,還處在追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