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新的能源發展規劃將對能源產業日后發展產生深刻長遠的影響。由國務院參事室、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世界能源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1中國國際能源論壇今天在北京召開。
2011中國國際能源論壇的主題是“能源結構調整及戰略選擇”。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本屆論壇組委會主任、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王濤在開幕式上指出,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始終高度關注的問題。目前,世界能源正進入一個新的轉型期,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潮流既展現了世界能源發展的新機遇,也對世界能源發展提出了更多的新挑戰。特別是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動蕩演變,石油供需關系的發展態勢,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壓力都緊迫需要全球共同確定和構筑能源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格局,創出新時期能源發展的新路子。
王濤說,新世紀以來,中國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但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壓力加大。著眼于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進一步將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并明確確立了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保護環境,加強國際互利合作,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構造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方針。這些理念和方針,必將指導中國駛上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的快車道,開創出能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在為期一天的論壇中,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國際能源署原署長田中仲男、BP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魯爾(Christof Rueh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參事、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挪威王國駐華大使司文也就相關問題做了主題發言。
日本大地震導致的福島核電站爆炸及核泄漏引發了全球對核能利用的高度關注,如何安全發展核電成為本屆論壇的熱點話題之一。來自32個國家的150多位國內外能源領域及相關部門的高層官員、國內外知名能源企業管理人員、國內外權威能源機構和研究院所的專家學者,圍繞“核電安全與發展”、“天然氣在能源結構調整的作用”、“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三個議題展開深入討論,為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及戰略選擇群策群力、獻計獻策。
據了解,自2008年迄今,國務院參事室、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世界能源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國際能源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