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28日,聯合國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第七屆技術委員會會議。來自亞太地區10個國家(中國、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俄羅斯聯邦、巴比亞新幾內亞)和2個國際組織(歐洲農機檢測網、亞太地區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的1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印度尼西亞農業研究與發展機構協辦。
會議深度討論了建立“亞太地區農機檢測網”(ANTAM)相關事宜,決定就農用拖拉機、谷物脫粒機、背負式噴霧機、聯合收割機、收獲后處理機械(磨粉機、干燥機等)、手工農具等6種機具在亞太國家的使用連續性、平均壽命、產生的人員傷亡情況、補貼及操作方式、檢測程序等方面展開調研。會議對調研任務進行了分工,中國、俄羅斯聯邦、印度側重農用拖拉機相關調研。
會議吸收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為ANTAM技術工作組成員。至此,ANTAM技術工作組成員已達12個(中國、孟加拉國、印度、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比亞新幾內亞、菲律賓、俄羅斯聯邦、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
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將2011年工作報告和2012年工作計劃提交會議討論,征求代表意見。與會代表充分肯定亞太中心在推動亞太地區農業工程發展方面所做的卓越工作和積極貢獻,希望亞太中心繼續發揮作用,全面推進亞太地區農機工程發展。會議擬定下屆技術委員會會議在斯里蘭卡召開。
據悉,聯合國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今年7月在曼谷召開專家會,決定建立亞太地區農機檢測網。擬通過建設亞太地區互認的農業機械試驗標準、試驗協議,促進亞太地區農業機械貿易,為農民提供安全、優質、價廉的農業機械。
中國作為ANTAM技術工作組成員,積極參與、推動ANTAM項目建設,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派代表參加了會議。(作者:暢雄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