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器人以工業機器人為主,但仿人型機器人、個人/家用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也是日本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領域,但在醫療以及軍用機器人上,日本則遜于美國。根據日本機器人協會的數據,2011年日本服務機器人總出貨額約在12億美元。
表1:日本、韓國、歐盟和美國機器人各個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比較
由于工業機器人下游主要集中在電子和汽車領域,日本這兩大領域市場均已成熟,而且競爭加劇,因此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空間已有限,日本則更加看好未來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的增長。日本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從2002年的70億日元增長至2010年的550億日元,CAGR在29.39%,尤其是近幾年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趨勢。
圖1:日本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呈現爆發性增長趨勢(億日元)
日本經濟產業省2010年4月發表機器人產業未來市場預測稱:日本國內機器人市場將在2015年將達到1.599萬億日元,2025年達到5.258萬億日元,2035年達到9.708萬億日元。其中服務機器人是增長的原動力,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5年的3700億日元擴大至2035年的4.96萬億日元,服務機器人年均增速遠超過工業機器人,2020年以后日本國內服務機器人規模將超越工業機器人,達到100億美元左右,遠期(2035年)市場規模約在500億美元。
圖2:2015-2035年日本各類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億日元)
由于服務機器人的制造者和使用者的積極推動,尤其是下游使用者的積極利用態度,使得2013年日本服務機器人研發全面展開,2013年也因此被稱為“服務機器人元年”,SONY、松下、豐田等知名企業均大力投入服務機器人的開發與新產品的推出。
日本各級政府以及中介機構均大力支持服務機器人的研發,日本厚生勞動省和日本經濟產業省在《福利用品與護理機器人實用化支援事業(2011年4月-2012年3月》提出要加速導入護理機器人的計劃;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啟動了國家項目“生活支援機器人實用化項目”,該項目實施年度為2009-2013年,年均投入金額在10億日元以上;日本經濟產業省于2013年5月,確定“機器人護理器械開發與引進促進事業”的第一批共24個項目,旨在推動機器人護理器械的開發和引進,為老年人的自立支援和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做出貢獻,2013年度的預算額為23.9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