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3年我國進出口食品總額1531.6億美元,同比增長8.1%,比上年降低4.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79.5億美元,增長6.8%;進口952.1億美元,增長8.9%。美國、東盟和巴西為我國食品進出口三大貿易伙伴。其中美國全年進出口總值262.7億美元,占同期我國食品進出口總值的17.1%;東盟進出口額247.8億美元,占16.1%;巴西進出口額228.8億美元,占14.9%??傮w來看,2013年食品工業增長情況較好,但個別行業生產經營出現下滑,促進產業升級和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仍然較重。
2014年,農業現代化及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將為食品工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保障和市場空間,預計食品工業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質量也將進一步提升。業內行業分析師指出,未來,東盟國家食品加工工業機械和包裝機械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
到2015年,中國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業總產值有望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每年平均增速維持在16%的水平,以及由此可見,未來我國食品機械出口潛力巨大。
我國食品機械出口順差加大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重點聯系的455個食品和包裝機械企業調查統計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工業銷售產值95.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5%,產品銷售利潤率4.63%,比去年同期5.02%降低了0.35%;新產品產值9.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6%;進出口總額18.4億元,同比增長5.58%,其中進口10.7億元,同比增長-18.09%,出口7.7億元,同比增長27.54%;出口交貨值9.4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全員勞動生產率66244元/人,比去年同期的57691元/人增加了8553元/人;企業虧損面由去年的19.5%增加到27.4%.
虧損面擴大的原因2013年上半年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呈現出如下特點:全行業仍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工業銷售產值增長19.5%,但產業銷售利潤率還在原5%的基礎上又下降了0.35%,利潤率增長與工業銷售產值增長不同步;全員勞動生產率再一次提高,由原來的57691元/人提高到66244元/人;企業虧損面由去年的19.73%增加到現在的27.4%.原因有二:一方面與原料上漲有關;另一方面,同行業價格戰十分激烈,使一些企業虧損加大。
雖然虧損面與虧損額在擴大,但為什么全行業還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呢?這主要是由于在食品機械行業中,如淀粉加工機械、水果蔬菜及堅果加工和綜合利用設備、豆類加工機械、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機械、啤酒及其他飲料械、水產品加工機械、食用植物油加工機械、谷物磨制業等,仍以20%以上速度增長。除此之外,如制瓶、制袋、打包、紙容器、塑料容器、玻璃容器、金屬容器、水泥、化肥、農藥、人畜用藥等包裝機械年增長率都在20%--30%之間,由此帶動了整個行業仍以20%左右的速度發展。
我國食品機械設備企業如何應對
一是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在食品機械設計、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標準和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的標準,或者采用國內已等效的國際標準。
二是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人們對食品機械名牌產品的追求越來越明顯,知名度高、有信賴感、安全感的名牌產品會增加用戶的廣泛采用,有利于提升行業的競爭力。所以要注意聚集一定的技術、資金、人才和政策傾斜等措施,不斷培育我國食品機械的名牌產品,逐步形成我國食品機械的名牌產業群。
三是加快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的轉變。過去我國食品機械的更新換代,主要延續了“引進、消化吸收”的發展模式,屬于模仿創新的范疇,許多技術訣竅是仿制不出來的。而今,市場發展需要創造食品機械的名牌產品,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應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應有自己的看家本領。這就需要從發展戰略和策略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