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航空公司來說,物聯網提供了多重機遇,有助于其提高運行效率,為旅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它甚至有潛力改變航空公司的業務模式。那么,物聯網給航空業帶來的“美麗新世界”看起來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對航空公司來說,物聯網提供了多重機遇,有助于其提高運行效率,為旅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它甚至有潛力改變航空公司的業務模式。那么,物聯網給航空業帶來的“美麗新世界”看起來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提升旅行體驗
維珍大西洋航空技術創新與發展經理蒂姆·格雷漢姆表示,物聯網帶來的“美麗新世界”有很多種可能性。“在地面上可能有與傳感器相連接的可穿戴式設備或頭戴顯示器,以幫助旅客導航,確認其值機柜臺、休息室或登機區,甚至追蹤行李、貨物等。”他說,“在空中可能有智能飛機客艙,在旅客的座椅上裝入傳感器,監測他們的疲勞程度、體溫、體內水分,從而自動改變客艙環境或通知乘務員采取行動。我們希望,無數的自動化程序能夠精心‘管理’客艙環境。”
在GE航空技術主管戴夫·巴特利特看來,物聯網有潛力消除旅客在整個行程中的一些“痛點”,即行李處理和航班中轉的問題。“例如,智能手機APP能夠追蹤行李,甚至行李也能夠感知你的位置。當你走進行李提取區域時,你的行李能夠感應到,從而選擇并進入離你最近的行李傳送帶。另外一個‘痛點’是旅客在搭乘中轉時間很緊張的航班時容易焦慮。機場的旅客感應器能夠幫助航空公司更加精明地決定何時需要等待旅客,以及何時關艙門。想象一下,登機口給你發信息說:‘我看到你的航班已經落地,你將花費大約8分鐘時間走到中轉航班的登機口,而這個登機口將在12分鐘后關閉。’”
傳感器有望管理整個旅程的“壓力點”。“在電梯、行李帶、自動人行道、自助值機亭、行李托運站和登機口等基礎設施上都將安裝傳感器,機場的行李搬運車、輪椅、工作人員、旅客也將相互連接。” SITA技術主管吉姆·彼得斯說,“甚至在轉機巴士、火車上都裝有傳感器。在飛機上,傳感器將測量客艙溫度、空氣質量、光線亮度,甚至追蹤餐車和免稅品手推車。”
彼得斯表示,易捷航空已經利用一系列數據提升了旅行體驗。今年4月,該公司與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合作,推出了“移動主機”項目,通過將機場系統的實時數據和谷歌室內地圖、旅客機票預訂詳情、旅客位置和航班時間結合起來,為旅客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最新信息。它們會將值機提醒、行李托運指示、登機口位置、實時登機口推送通知等信息直接發送到旅客的手機上。
“在易捷航空,我們聚焦于應用創新技術,讓旅客盡可能舒適。”易捷航空數字部門主管詹姆斯·米利特說,“‘移動主機’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旅客能夠從手機APP上的實時登機口、行李傳送帶、機場地圖等相關信息中受益,并提升體驗。”
為航企和旅客創造價值
除了用于提升旅行體驗外,物聯網項目在航空業其他地方的應用規模也較小,而且主要聚焦于為航空公司和旅客創造更大的價值。SITA與《航空公司商務》雜志聯合進行的2015年航空公司IT趨勢調查顯示,在旅行的各個階段,值機是從物聯網技術中獲益最多的。
自2014年7月起,美國捷藍航空已經在這一領域進行了測試——預訂該公司國內航班“更大空間”座位的旅客,能夠體驗完全自動化的值機過程。在航班起飛前24小時,這些旅客在電子郵箱中會收到一張可以打印的登機牌,他們還可以選擇通過捷藍航空的手機APP下載登機牌。此外,捷藍航空還有一個24小時開放的窗口,以標注和更改任何不一致的信息,以及處理旅客的特殊服務請求。
同時,行李處理也將從物聯網技術中受益。雖然達美航空2011年就讓旅客通過手機APP關注其行李,但通過移動設備像追蹤包裹一樣追蹤行李還處在發展初期。作為GPS追蹤服務的組成部分,達美航空貨運公司今年初在國內航班上推出了寵物追蹤服務,允許旅客監控寵物的位置,以及寵物所處環境的濕度、光線和溫度。
此外,阿聯酋航空集團IT創新實驗室已經嘗試在行李標簽中應用beacons技術,以提高迪拜機場行李管理水平。其IT戰略服務高級副總裁喬普拉說,beacons技術已經被用來測試如何基于旅客在航站樓內的位置,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在運營層面上,阿聯酋航空目前正在試用beacons技術,以追蹤工程師的工具箱等物品或監視救生衣等設備的情況。
相比之下,GE與亞航在物聯網方面的合作已經過了測試。自2012年以來,雙方利用物聯網提高了飛機使用率,節省了運營成本。他們的目標是,在5年內節省3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GE和亞航利用物聯網讓飛機在離港時使用單發滑行,并獲得了馬來西亞民航部門的批準。該項目讓亞航每個航班減少了60公斤的燃油消耗。亞航從2014年開始實施的另一個項目,是將飛機及其系統產生的數據集成到燃油管理儀表上,該儀表還集成了運行、天氣、航跡修正、導航和地形數據。這個項目有助于亞航優化飛機爬升姿態,預測滑行和意外情況所需的燃油,并減少使用輔助動力裝置。
巴特利特說:“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降低整體的燃油成本(不僅是燃油消耗),決定何時何地需要補給燃油,并獲得最佳飛行和滑行路徑。此外,物聯網還能優化航線網絡,尤其是解決不定期航班的恢復問題。”但是,目前應用物聯網技術來提高運行效率的做法還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to2d9e5nnp7.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亞信電子與聯發科技合作具備多端口以太網的物聯網開發平臺ASIX,AX88179B,MediaTek,Genio,AIoT,
2025年4月21日,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屆盛會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279家企業齊聚,場地規模近20萬平方米,展出數萬項前沿創新環境技術以及綠色環保解決方案。其中,工業廢水零排放、膜材料、資源化等細分領域展區最為引人注目,成為本屆展會的焦點。物聯網,監控,污水處理,昆侖海岸,
受到AI、5G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普及推動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驅動,物聯網自助終端市場邁入高速發展階段。華北工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了可無縫集成于物聯網自助終端的系列嵌入式工控機方案,比如BIS-6670L模塊化整機。
在社會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公眾安全意識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安防行業正經歷著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華北工控基于工控力量助力守護安全大門,打造了物聯網門禁系統嵌入式產品方案。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物流運輸行業正逐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
2024中國自動化+數字化產業年會,工控網推選出行業內具有影響力和創新性的優秀企業、優質產品和應用案例。昆侖海岸【智慧熱力遠程監控系統】斬獲應用創新獎,昆侖海岸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展現非凡實力。物聯網,
AI等技術涌現之下,中國傳統行業正煥發新的生機,其中具備代表性的便是水務行業。近年來,水務行業在創新方面呈現出獨特的格局,立足多元化場景,攻破應用型創新,是該行業的產業升級之道。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務行業的每個細分領域都大不相同,其中的每一條“支流”都大有文章。歷經長期的磨合與發展,水務行業正將
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華北工控蓄力開拓物聯網領域,已然推出面向不同行業差異化應用需求的X86架構和ARM架構多樣化嵌入式IOT計算機。
普惠公司自豪地宣布引入首臺在中國進行維護、維修與大修(MRO)的GTF發動機。珠海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珠海摩天宇)是德國MTU航空發動機公司與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組建的合資企業,已于2020年12月加入普惠GTF發動機MRO 網絡并成為中國首家活躍的GTF發動機MRO設施。該公司現已引入一臺為空客A320neo系列飛機提供
今年,倍捷連接器(PEI-Genesis)迎來了公司成立75周年。1946年,Murray Fisher和Bernie Bernbaum兩位摯友,在美國費城攜手創建了費城電子公司,即倍捷連接器的前身。迄今為止,倍捷連接器的業務已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航空、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鐵路和醫療等行業提供支持。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擁有4個自動化
本屆慕尼黑電子展上,倍捷連接器將帶來針對不同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涵蓋商業航空、軌道交通、EV儲能、重載機械、石油及地質勘探、工業自動化、5G及物聯網等。
史密斯英特康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元器件、連接器、微波元器件,子系統以及射頻產品生產商。旗下產品多應用于商用航空、國防、航空航天、醫療、鐵路、半導體測試、無線通訊以及工業市場等領域負責連接、保護以及控制等關鍵程序。
眾多工業設備和系統中,連接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器件,用于實現電流、信號和數據的傳遞。作為在工業連接器行業深耕74年的分銷商和組裝廠——倍捷連接器的專家特別制作了一系列的視頻,針對“倍捷連接器的主力行業和相關產品”這些設備應用于航空航天器、軍用坦克、海上鉆井平臺、軌道交通系統、電動汽車以及醫療等行業。
據DefenPol廣東(廣州)軍民融合技術系列展組委會消息,深圳啟飛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獵飛武裝察打無人直升機將于7月20-21日亮相DefenPol China 2018廣東(廣州)軍民融合技術系列展,展位號:A20,歡迎業界人士蒞臨觀展!
西門子今天與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發)在德國柏林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數字化制造領域展開全面合作。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Lothar Herrmann)與中國航發總經理李方勇代表雙方簽署了協議。
近日,《上海市航空制造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簡稱《行動計劃》)發布,明確優化空間布局、加強用地保障,將航空產業打造成為上海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新增長點。
剛出校門的小張到一家雜志社供職。因為相互之間的利益紛爭,單位里的職工被分成了兩撥兒,各事其主,所以不斷有彼此的對手戲上演。一開始的時候,每次開編前會時,小張提出的選題總會遭到對手的質疑;別人也總喜歡對他寫的稿子挑刺。后來,他發現正是這種狀況造就了他,每次做選題、寫文章,都格外精心,生怕遭對手的“狙
7428
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