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料組件+膜工程”核心技術優勢明顯,“十三五”進入發展黃金期。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超、微濾膜機膜組件的研發和生產企業之一。公司在膜材料和膜組件領域掌握核心技術優勢,近期獲批“膜材料與膜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行業內唯一擁有膜材料及膜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企業。依托膜材料和膜組件領域的技術優勢,公司將產業鏈從產品領域拓展到工程領域,提供膜法水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 包括CMF(連續膜過濾)、SMF(浸沒式膜過濾)、MBR(膜生物反應器)、TWF(雙向流膜過濾)等應用工藝,廣泛應用于污水、廢水處理與回用、給水凈化、海水淡化等領域。公司以天津市場為根基,將業務范圍拓展到華北、華東、西北并逐步進入全國市場。膜工程、膜產品銷售在公司14年總營收中占比分別為72%、26%。公司目前在手訂單約10億元。隨著“水十條”的發布,膜市場將迎來5年黃金發展期。公司在膜行業深耕多年,技術優勢明顯,預計未來三年營收增速維持在30%以上。
增發1504萬股募資3.99億,進軍PPP領域工業市政雙輪驅動。公司近期以26.52元/股的發行價增發1504萬股,共募集資金3.99億,資金壓力得到緩解。公司自成立至今膜工程業務主要為EPC項目,今年11月11日中標東營市五六干合排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BOT工程項目,首次進軍PPP領域。本次增發募資將對公司后續在PPP領域的開拓提供資金支持,助力公司進一步完善業務產業鏈布局,推動市政水項目的發展, 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與創業環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強聯合打造新增長點。公司9月10日與創業環保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對接雙方資源,打造中國一流的水處理和水資源化產業合作聯合體。創業環保是中國首家以污水處理為主業的 A、H 股上市公司,也是國內環保領域的先行者和領先企業。二者強強聯合,將為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膜工程增加導致三季報凈利率大幅下滑,小市值成長空間大。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3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47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40%。其中公司營業成本、管理費用、存貨同比增加42%、50%、71%,主要是由于膜工程項目占比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子公司BOT項目增加所致。公司目前只有70億市值,與其他水務公司相比偏小。隨著環保標準的趨嚴及水十條+PPP的推動,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將凸顯,工業市政將雙輪驅動,未來成長空間大, 十三五業績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風險提示:印染行業支付能力風險;項目實施不及預期。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預計公司15~17年EPS 為0.36元、0.51元、0.73元;對應15~17年PE 為69倍、49倍、34倍。首次覆蓋,我們給予“強烈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