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下稱“市外商協會”)日前公布了去年會員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79家受訪企業中,普通工人工資上漲的企業達54%,已采用“機器換人”的企業達44.31%。據不完全統計,11%有計劃于近期增資擴產;其中有90%是計劃在東莞增加投資的,合計金額超過1.5億元。
利潤逆勢增長,九成計劃增資
市外商協會于2016年12月向會員企業發出了《2016年會員企業經營狀況調查問卷》,收到有效問卷279份。根據報告,受訪企業在2016年銷售收入共計601億元。其中,超過10億元的有8家,超過2億元的有85家。受訪企業年度銷售收入比2015年平均減少2.69%,預測2017年平均減少3.18%。
另一方面,受訪企業的利潤卻在逆勢增長,利潤占總銷售收入平均比率為3.78%,其中,有2家超過1億元,有48家超過1000萬元。利潤收入比2015年平均增加13.77%,預測2017年平均增加0.85%。
具體到幾個外商傳統強項的行業上,受訪企業從事機械、模具行業的,2016年利潤收入與2015年相比增加11.99%,預計2017年還會增加5.97%;電子電器行業企業去年的利潤收入與2015年相比增加11.66%,今年估計受到原材料等因素影響會略有下降。
數據顯示,受訪企業中,11%有計劃于近期增資擴產。其中有90%是計劃在東莞增加投資的,合計金額超過1.5億元。60%的企業已經開展中國內銷業務,只從事出口業務的企業比例從去年47.4%下降至23.3%。
據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外資企業突破1.2萬戶,去年規上外資企業工業增加值突破1600億元大關,占全市的55.8%;主營業務收入達6890.9億元,占全市47.5%,占去半壁江山。副市長黃慶輝在該協會日前舉行的春茗晚宴中透露,去年東莞為企業成功減負280億元,其中受惠企業一半以上是外企。“今年減負的力度還要加大,鼓勵外資企業進行研發和增資擴產,組織產業鏈升級。”黃慶輝說。
機器換人的企業效率提高了
具體到企業生產要素上,2016年,受訪企業的原材料占生產成本平均為55.76%。原材料價格比2015年平均增加3.76%,預測2017年平均增加3.63%。受訪企業聘用的普通工人在2016年的平均工資為3552元;比2015年平均增加5%,預測2017年繼續平均增加5%。
受訪企業中,已經為替代人工而采用機器或自動化設備的企業有108家,平均投入為2139萬元。他們在2016年的銷售收入共計349億元,利潤占總銷售收入的平均比率為3.98%;平均每家企業降低生產成本11.47%,最具成效的一家可以降低60%。
平均每家企業聘用普通工人1606人,平均減少普通工人17.72%,最能節約人手的一家可以減少75%,預測2017年減少普通工人5.90%。
綜合各種要素的影響,86%的企業表示沒有計劃將公司業務轉移或離開東莞。根據外商協會以往數據顯示,企業表示將繼續在東莞投資的比率越來越高。受訪企業中,11%有計劃于近期增資擴產。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有90%是計劃在東莞增加投資的,合計金額超過1.5億元。
“這是東莞外資企業轉型升級情況的縮影,相信企業創新發展將逐漸呈現更明顯的效果。”市外商協會會長任重誠對記者說。該協會政策研究委員會反映,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下,企業發展的積極性非常高,超過半數受訪企業采用OEM+OBM +ODM (代工+自有品牌+貼牌)混合型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