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通和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業務整合協議已經進入到最后階段。
最終協議將很快達成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富士通總裁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周二表示,預計很快與聯想集團就整合個人電腦(PC)業務達成協議。田中達也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公司戰略時表示:“我們目前處于最后階段,制定相關細節,使兩家企業合并后的協同優勢最優化。我們預計將很快結束這一工作。”
去年10月份,富士通和聯想計劃就PC的設計和制造展開合作。兩家公司當時希望在今年3月底以前達成協議。但在今年三月兩家公司稱談判需要時間,決定將整合PC業務的計劃推遲。
田中達也于昨日晚間表示:“我們正在討論如何能為兩家公司創造最大的協同效應,現在已進入最后階段,很快就會達成最終的協議。” 田中達也特別強調:“雙方的談判并未發生意外,只是兩家公司討論的內容更具體些。”
根據此前的相關報道,兩家公司的PC業務整合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方式:一、成立合資公司,由聯想主導,并轉移富士通集團涉足個人電腦策劃、開發和制造的部門;二、聯想向富士通PC業務投資超過50%的資本額,然后進行股權及人事轉移。
PC業務在夾縫中求生存
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性能不斷提升的今天,全球PC市場不斷萎縮。在這種大背景下,富士通的個人電腦業務盈利狀況惡化,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出現超過100億日元的業務虧損。
富士通由此將缺乏潛力的個人電腦業務定位為非核心業務,并在2月1日進行了剝離。該公司曾考慮與東芝旗下個人電腦業務、VAIO進行三方整合,但未達成協議,因此摸索其他框架進行重組。聯想提出維持現有工廠和雇用這一方案與富士通達成一致。
由于PC市場目前被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占據主導,富士通認為其個人電腦業務在其中難以單獨存活,決定把主導權交給聯想,將經營資源集中于主力的IT(信息化技術)服務業務等。
有分析認為,對聯想而言,該交易將有助于加強它的購買力,并鞏固它在利潤微薄的PC市場的根基。整合也將使聯想將發揮業務規模優勢,削減零部件采購和制造成本,以提升整體收益。
聯想之前在PC方面的交易包括2005年收購IBM的PC業務,以及2011年與日本電氣(NEC)成立PC合資企業。
楊元慶今年4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收購富士通符合聯想的戰略。他指出,行業目前正在整合,未來不會有很多的公司,只會留下三、四家,所以雙方要進行積極整合。富士通和聯想有很多協同效應,整合雙方業務可以帶來采購等方面的優勢,實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