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威騰公司發布2017年年報:2017年營收21.22億元,同比增長60.29%;歸上凈利潤2.26億元,同比增長231.81%;扣非歸上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226.13%。同時,公司發布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報,預計實現歸上凈利潤2,261.28 萬元–2,596.28萬元,同比增長170%-210%。公司管理、銷售費用率得到有效控制,四大業務板塊競爭力越來越清晰,調整為強烈推薦評級,調整目標價為12-13.5元。
摘要
1.2017年業績實現高增長,2018Q1繼續保持: 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21.2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0.3%;歸上凈利潤2.26億元,同比增長231.81%;扣非歸上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226.13%。同時,公司發布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報,預計實現歸上凈利潤22.61.28 萬元–2,596.28萬元,同比增長170%-210%。
2.全各業務板塊均實現良好增長:受益于2016年底行業開始復蘇,2017年公司變頻器業務實現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27.5%,伺服業務實現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41%,UPS業務實現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伺服業務經過多年培育,于2017年開始扭虧為盈,態勢良好。另外,公司在新能源汽車、軌交上的布局也開始發力,2017年電機控制器業務實現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193%,軌交業務也已獲得訂單,七年多培育實現首單破冰。
3.費用率得到有效控制: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率為11.8%,下降2.7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為18.6%,下降4.3個百分點。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達到近幾年來的低點,主要系公司分銷商的管理情況,以及公司內部的治理情況持續改善所致。
4.投資建議:公司在自動化領域積累較多,低壓變頻器國內領先,電源業務競爭力已逐步清晰,伺服、新能源汽車、軌交等長期投入和培育的業務都開始出現轉機;自動化行業也有長期的發展空間。調整為強烈推薦評級,調整目標價為12-13.5元。
風險提示:經濟疲軟導致自動化需求受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波動風險。
1.業績實現高增長
2017年業績實現高增長,2018Q1繼續保持:報告期內,2017年營收21.2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0.29%;歸上凈利潤2.26億元,同比增長231.81%;扣非歸上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226.13%。同時,公司發布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報,預計實現歸上凈利潤2,261.28 萬元–2,596.28萬元,同比增長170%-210%。
費用率大幅下滑: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率為11.8%,下降2.7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為18.6%,下降4.3個百分點。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達到近幾年來的低點。
其余異常量:報告期內,公司所得稅率為6.3%,下降3.1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為0.2%,上升0.9個百分點,主要系匯兌損失、利息支出較同期增加及利息收入較同期減少所致。
另外,公司現金流量表變弱,主要系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增長114%,超過利潤增速所致。公司2017年收入大幅增長,應收賬款增長在合理范圍之內。
先行指標良好:公司預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現行指標均保持高速增長,近期經營情況良好。
2.各板塊競爭力越來越清晰
2.1 國內第一梯隊變頻器提供商,伺服業務開始盈利
英威騰是國內第一梯隊低壓變頻器提供商。英威騰低壓變頻器在國產品牌中具有一流的競爭力,變頻器的收入規模僅次于匯川技術,毛利率與匯川技術有一定差距,但能夠常年維持在40%以上,盈利能力很強。
其中,收入上與匯川技術的差距主要是由產品結構導致。匯川技術低壓變頻器收入有一半左右來自于電梯行業(2017年估計數,之前電梯占比更高),與英威騰拉開了較大差距。另外,英威騰變頻器收入中,有15%左右是中高壓變頻器。
伺服業務產品體系逐步完善,于2017年開始扭虧。公司伺服業務板塊主要來自于2012年收購的上海御能,上海御能的伺服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主要應用于紡機、注塑機等。收購后,公司對上海御能進行了集團化整合,逐步形成了更加全面的產品體系,主要增加了通用伺服(目前占收入比重50%),紡機伺服占和電液伺服也進行了產品換代升級。同時,疊加在銷售和采購的渠道上的協同效應,公司伺服板塊逐步扭虧,于2017年開始盈利,具備持續性。
行業復蘇仍在持續。工業自動化板塊于2016年四季度開始復蘇,至2017年底,行業增速仍在持續走高,復蘇的強度、持續性超出市場預期。從近期行業調研情況來看,2018年一季度行業增長仍在持續。長期來看,由于自動化行業的經濟性與必要性越來越強,我們判斷行業仍有長時期的繁榮。
2.2 新能源汽車板塊已經走過積累階段
起步相對較晚,技術同源帶來競爭力。公司于2014年設立英威騰電動汽車驅動技術公司開始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相比于從工控行業切入新能源汽車電控的公司(匯川技術,藍海華騰于2011年已經形成一定規模銷售),公司起步相對較晚。
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控的技術與匯川技術、藍海華騰相似,主要以公司在工控行業中形成的電力電子技術積累為基礎,技術儲備相對于其他兩類企業具備一定優勢。
布局多家下游重點客戶,已經走過積累期。公司新能汽車板塊布局了大量重點客戶,物流車電控有東風、五菱、大運等,大巴車有與宇通、東風、申龍、吉利、重汽等。其中,2017年上半年客車電控通過宇通供應商資質審核,2018年會形成小批量供貨。
另外,公司2016年設立英威騰充電技術,2017年并購普林億威,目前已經形成了“電控+電機+車載充電機”的產品體系。
2.3 電源板塊業績大幅超出承諾,盈利貢獻穩定
電源板塊業績大幅超出承諾,盈利貢獻穩定。公司電源板塊主要來自于子公司英威騰電源,主要提供UPS產品。2017年英威騰電源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凈利潤5154萬元,大幅高于業績承諾4400萬元。同時,英威騰電源公司近年來盈利能力穩定,2017年凈利率已經接近19%。
3.經營態勢有所改善
費用率有改善趨勢。公司毛利率上市以來一直維持在40%左右,凈利率波動幅度卻比較大,主要由于公司管理費用率、銷售費用率增長所致。2017年公司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剔除研發費用影響后下降2.1個百分點),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下降2.7個百分點,有明顯改善趨勢。同時,對比業內同行匯川技術,公司管理費用率、銷售費用率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4.分項業務收入
5. 風險提示
1. 自動化下游比較分散,與宏觀經濟有較大的相關性,如果經濟形勢不好,需求可能不會目前這么強。
2. 公司也在布局新能源汽車行業,行業波動較大,不排除部分客戶應收款等風險。
3. 公司子公司較多,前幾年并購整合效果不明顯,要整合好仍然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