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放棄高通,投入到英特爾懷抱后,一場專利訴訟大戰因此拉開了序幕。在蘋果利潤比去年同期實現了30%以上的增長后,高通迎來了最糟糕的財報。
11月8日,移動芯片巨頭高通發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2018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數據顯示,高通Q4季度營收為58億美元,凈利潤4.93億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5.67億美元。
全年虧損49億美元的糟糕業績
作為一家可以比肩英特爾的芯片巨頭,高通的利潤一直非常可觀。2014年的時候,高通創造了年利潤80億美元的輝煌記錄。也正是在這一年,高通市值超越了英特爾。時隔四年后,高通2018年財報亮起了紅燈。
在2018年Q4季度,高通業績首次虧損,而且虧損額度近5億美元,這是高通上市后第一次出現虧損。受業績的影響,高通股價大幅下跌,跌幅高達8.16%。截至收盤,高通股價只有58.05元。在此之前,高通的股價一直在60美元左右的區間波動。為此,高通今年第四財季斥資211億美元用以股票回購,高通的股價也從56美元被拉高到75美元。財報公布后,高通股價一下跌回了原點。
不過,比股價更糟糕的是高通全年的業績。數據顯示,2018財年高通收入227.32億美元,同比2017財年的222.91億美元增長2%。但是,整個2018財年高通虧損了48.64億美元;在2017財年,高通利潤則為24.66億美元。導致利潤下滑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高通失去了蘋果這個大客戶。
眾所周知,專利授權費用是高通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高通的利潤來源。在高通與蘋果因為專利授權費用對簿公堂后,高通曾透露,蘋果已拖欠了70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有消息顯示,從2017財年Q3至今,蘋果已有超過一年半未繳納專利費。按照這一數據來計算的話,蘋果每季度需要向高通支付約10億美元專利費。
不難看出,蘋果每年就要向高通繳納40多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如果加上這一筆數字,高通2018財年基本不會虧損,因為高通還向恩智浦支付了20億美元的分手費。事實上,高通全年虧損49億美元,也暴露了高通的短板。
過度依賴專利授權費用是高通的短板
在很多人看來,高通全年虧損49億美元有太多的偶然。斥資211億美元回購股票,收購恩智浦失敗支付20億美元賠償,這些都影響了高通2018財年的業績。剖析一些經營會發現,過度依賴專利授權費用已經成為高通的一大短板。
從財報數據來看,高通有兩大項業務營收,一項是手機芯片業務,另一項專利授權費用。在手機芯片領域,高通的勁敵只有聯發科一家。不可否認,全球具備研發手機芯片的廠商并不少,三星、華為和蘋果都有自己的手機芯片。不過,三星的獵戶座處理器只供自己使用,而且產能非常小。同樣,華為的麒麟處理器也不對外銷售。至于小米的澎湃處理器,在手機芯片領域是沒有競爭力的。
高通的勁敵聯發科
最近兩年,聯發科與高通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與蘋果和三星不同的是,聯發科不僅有自主研發的手機處理器,還有基帶。蘋果雖然有自主研發的A系列處理器,但基帶仍然來自高通。受競爭的影響,高通手機芯片出貨量增長幅度放緩,而且利潤也在縮水。
數據顯示,2018財年高通芯片出貨量8.55億顆,同比增長6%;芯片業務收入17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再看高通2017財年的表現,芯片銷量8.04億顆,同比2016財年的8.42億顆下滑5%。單純看銷量的話,高通2018財年手機芯片的銷量比2016年的增長相當有限,只能說是小幅增長。從營收上來看,高通芯片帶來的收入占總營收的一半以上,但利潤卻不及專利授權業務。
財報數據顯示,2018財年,高通專利收入有所下滑,總營收為51.63億美元,同比下滑20%。在專利營收下滑的同時,利潤也下滑至35.25億美元,同比下滑32%,利潤率則從80%降至68%。不難看出,高通芯片的利潤率不及專利授權業務收入。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高通專利授權業務就以20%左右的速度下滑,利潤率也在下滑。面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監管部門的反壟斷巨額罰款,高通只能下調專利授權費用,這直接影響了業績。
結語:三星獵戶座芯片的成熟,聯發科新款手機芯片競爭力的加強,英特爾對移動業務的扶持,這都在擠壓高通手機芯片的利潤。另一方面,各國反壟斷力度加強,為高通帶來豐厚回報的專利授權費用利潤率大幅下滑。多方不利的格局下,失去蘋果遭受業績重創的高通,在5G時代或面臨更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