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的基礎是萬物感知,
傳感器是整個物聯網的末梢神經,與工業智能化進程息息相關。
“傳感器技術對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李華11月9日在2019世界傳感器大會上表示。
在新興產業的帶動下,我國傳感器技術與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正在向著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表示,2017年,工信部正式發布了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服務計劃,該計劃指導了我國傳感器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推動了關鍵技術工程的突破。下一步,工信部將從三方面繼續推動傳感器產業發展。堅持創新發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優質企業加強聯合,協同科研院所力量打造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優化產業環境,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堅持開放,加強與國際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行業協會的交流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融入全球的產業鏈。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向力建議,傳感器企業與應用工業行業應進行更緊密的合作,以滿足智能制造領域三大需求。一是傳感器的準確度,尤其是在所謂惡劣環境下和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傳感器是否能夠更精確地進行運營。二是系統調查,針對應用的硬件和軟件的結合,對信號處理能力的提升。三是傳感器信號多樣性,單一模塊用于記錄不同類型的型號,集成后可服務于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