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簡稱AII)攜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聯合舉辦“工業互聯網成果線上發布會”,會上發布了近期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文字版)等9本白皮書,內容涵蓋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園區、網絡、標識解析、邊緣計算、信息模型、工業智能、數字孿生等8大方向。讓我們來一 一了解一下。
01《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2.0)》
本報告主要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工業互聯網的內涵與意義。第二部分回顧了體系架構1.0版本,并介紹2.0版本的定位與作用。第三部分明確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設計方法論,剖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整體視圖。第四部分深入分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業務視圖,并給出產業、企業、工廠等不同層面業務目標與應用方向。第五部分剖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功能架構,探究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的功能視圖、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指出未來的發展趨勢。第六部分著重分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的實施框架,描述網絡、標識、平臺、安全部分實施部署方式和關鍵要素。第七部分對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進行梳理。第八部分分析企業結合體系架構2.0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實踐。
點擊下載白皮書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02《工業互聯網園區指南》
“園區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不僅成為了中國經濟的載體和平臺,也為中國的產業經濟發展探索了成功的經驗與模式。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工業互聯網園區也在加速崛起,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及各種產業集聚區正在加速引入工業互聯網技術和理念進行建設、改造或升級,既為存量資源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所在城市塑造了新的品牌。
為有效指導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建設、運營與發展,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組織編寫了《工業互聯網園區指南》。指南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園區的內涵、愿景與價值。第二部分介紹了我國園區的整體發展情況,并總結了工業互聯網的新趨勢以及為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第三部分明確了工業互聯網園區的總體架構、建設原則以及建設要素,并對園區協同生態建設與園區的建設流程進行了介紹。第四部分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園區評價指標體系,以推動園區規范化發展。
點擊下載白皮書資料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03《工業互聯網園區網絡白皮書》
工業園區作為工業企業集聚區,為工業企業提供了大量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工業園區的轉型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正在全方位推進中,工業園區網絡作為企業外網和企業內網之間的紐帶,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工業互聯網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互聯網業務需求的日益豐富,園區網絡的能力提升成為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化改造與應用中的關鍵環節。
在此形勢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組織多家企業聯合撰寫了《工業互聯網園區網絡白皮書》。本白皮書從園區網絡發展現狀入手,探討了工業互聯網新形勢下園區網絡內涵、架構、業務。
下載白皮書資料
04《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主動標識載體技術白皮書》
白皮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概述,主要介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標識載體的相關概念,以及本白皮書的研究范疇。第二部分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載體關鍵技術及其演進趨勢,主要包括一維條形碼、二維條形碼、射頻識別、近場通信等被動標識載體關鍵技術,以及通用集成電路卡、芯片、模組、終端等主動標識載體關鍵技術。第三部分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載體產業生態及其發展現狀,主要包括產業鏈、市場規模的梳理,以及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形成的產業地圖。第四部分為基于主動標識載體技術的典型工業互聯網應用,主要包括可信數據采集、數據融合、統一身份認證、接入安全認證等。最后第五部分對工業互聯網載體技術和產業發展提出若干建議。
點擊下載白皮書資料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05《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安全風險分析模型白皮書》
2017年11月27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將“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列為主要任務之一,提出“加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頂層設計,制定整體架構”,明確提出“重點突破標識解析系統安全”。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就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安全工作推進進行了重點部署,要求標識解析系統的建設運營單位同步加強安全防護技術能力建設,確保標識解析系統的安全運行。
本報告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架構安全、身份安全、數據安全、運營安全等多個視角,闡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并建立統一的安全風險分析模型,從根源上把控風險,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安全體系建設貫徹落實提供參考和指引,并推動業界達成廣泛共識,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安全、健康、持續發展。
點擊下載白皮書資料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06《離散制造業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白皮書》
數字化浪潮正席卷傳統離散制造業,逐步優化了生產車間的工藝條件和生產流程,在這個過程中,邊緣計算快速興起并體現出特有優勢。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構建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開放體系,就近提供智能化服務,滿足離散制造業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其為離散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強大助力。
同時,針對離散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需求,其邊緣計算解決方案在不斷發展成熟,相關生態構建和產業布局也正在全球加速展開。在此關鍵時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共同發布《離散制造業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白皮書》,把握離散制造業目前發展面臨的挑戰及邊緣計算當前的應用現狀,研判邊緣計算為工業現場帶來的真正價值,提出離散制造業邊緣計算實施架構及技術體系,探索邊緣計算解決方案實踐,最后結合當前現狀給出了離散制造業邊緣計算技術和產業化發展建議。
點擊白皮書資料下載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07《工業互聯網信息模型白皮書》征求意見稿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組織和單位機構陸續開展了信息模型的相關研究工作,信息模型技術方向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不斷豐富。國內方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機械工業
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華為等單位針對信息模型相關技術展開研究。國際方面,IEC和IIC等國際組織陸續開展信息標準的制定工作。
點擊下載白皮書資料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盡管如此,針對工業互聯網信息模型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系列標準也只被某幾家單位所發布或者遵守。信息模型只有經過廣泛使用之后,才能實現其價值。目前還存在信息模型之間語義互操作難題,不同標準之間的信息模型描述有待統一,不同行業的信息模型還沒有形成集聚優勢,通用信息模型與行業信息模型對接不夠充分,信息模型的研究范圍有待擴大,信息模型的應用有待加強,基于信息模型的安全、管理等有待進一步研究,基于信息模型的測試床有待建設,綜合服務平臺有待搭建以形成持續服務能力。
08《工業智能白皮書》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作為助力本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以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為代表的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呈現出爆發趨勢,工業智能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通過海量數據的全面實時感知、端到端深度集成和智能化建模分析,工業智能將企業的分析決策水平提升到了全新高度。然而,工業智能仍處于發展探索時期,各方對工業智能的概念、類型、應用場景、技術特點及產業發展等尚未形成共識。
在此形勢下,我們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共同組織編寫了《工業智能白皮書》,本白皮書深入解讀了工業智能的背景內涵,分析了工業智能主要類型,并從應用、技術和產業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工業智能的發展脈絡和最新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未來發展變革方向有所預見。希望能與業內同仁等共享成果,共謀工業智能新發展。
點擊下載白皮書資料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
09《工業數字孿生白皮書》征求意見稿
《工業數字孿生白皮書》是從理論認知到產業實踐的系統性論著,打通了工業原子世界與數字比特空間的橋梁。
點擊下載白皮書資料
查看專家解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