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到氣候減排目標,歐盟正推動氫作為重要清潔燃料。瞅準時機,蒂森克虜伯或將氫能源業務上市。
日前,德國工業集團蒂森克虜伯的首席執行官Martina Merz表示,蒂森克虜伯正在考慮對此氫能業務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或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方式上市。
蒂森克虜伯的氫能業務部門Thyssenkrupp Uhde Chlorine Engineers(下文簡稱TKUCE)是由該工業集團和意大利可持續技術領域市場領導者迪諾拉De Nora共建的合資企業(持股比例分別為66%和34%),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于生產氫氣的氯堿膜技術供應商。Merz表示:“蒂森克虜伯這樣做的主要目標是為該業務的進一步增長提供資金。因此,我們希望將潛在的資金用于增長。當然,這也意味著尋找合作伙伴來實現增長。”
瑞信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稱,TKUCE的估值約為28億歐元(合約34億美元),其競爭對手包括挪威的Nel ASA,英國的ITM Power和法國的McPhy Energy SAS。
蒂森克虜伯和意昂集團啟動面向電力市場的氫能合資企業
2020年6月,德國意昂集團和蒂森克虜伯公司宣布將合并150家小型電解工廠的產量,向電力市場提供氫氣。
兩家公司已經組建了一家合資企業,將使用虛擬電廠從德國和英國的電解裝置中收集約600兆瓦的電力。該系統已經在德國杜伊斯堡的2兆瓦中試工廠進行了測試,并準備擴大規模。
意昂集團虛擬電廠的工作原理是在高功率需求時關閉工廠的氫氣輸出,讓綠色電力供應消費者;反之,如果有剩余電力,則提高氫氣產量。因此,電解生產商可以通過意昂集團的在線平臺向消費者提供靈活性解決方案。去年,德國投入了90億歐元用于建立氫能經濟體系。
蒂森克虜伯二季度凈虧損1.87億歐元
日前,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發布了其在2020/2021財年第二財季的財報。
從數據方面來看,第二財季,蒂森克虜伯訂單交易額86億歐元,同比上漲14%;銷售額86億歐元,同比上漲4%。其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2.2億歐元,凈利潤為虧損1.87億歐元。
與此同時,蒂森克虜伯
汽車技術部門訂單交易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9%和6%。得益于中國市場的需求總體良好,這些增長主要來自于汽車原裝設備業務,特別是轉向系統、凸輪軸模塊和阻尼減震系統。汽車部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75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