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87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川科技”)首發獲通過。
公開資料顯示,禾川科技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應用集成。禾川科技主營高端
伺服系統,是我國工業自動化高價值潛力產業鏈條中的核心環節,更是我國工業自動化大賽道國產化滲透推進的重要決速步。此前,我國的伺服系統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日系50%,歐美20%,中國臺灣20%,國產廠商僅10%),尤其在工業
機器人、電子制造等高端伺服應用領域基本沒有國產廠商的身影。
禾川科技成立于2011年,通過長達10年在伺服控制技術上的積累沉淀,成為國內少數具備高端伺服系統制造能力的企業,公司目前擁有發明專利93項、實用新型70項、軟著58項,在下游客群中形成了穩固的品牌口碑,與松下、
安川、臺達、匯川等共同構筑形成國內伺服第一梯隊,在兼顧中端機床、包裝印刷紡織機械等通用工業設備應用領域的同時,以在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的工業機器人高端細分應用領域的高市占率形成自身的差異化定位優勢,下游需求周期穩健性與高速成長性兼顧,未來發展前景長期向好。同時,禾川科技還是國內工業自動化廠商中較早實現編碼器自主研發生產的企業,獨立研發的高速高精度磁編碼器項目為“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工業項目”。
事實上,禾川科技是一家具有深度制造能力的工業自動化廠商,建有自主化壓鑄、CNC精密加工、電子貼裝、自動組裝的深度制造產線,可以提供從產品設計、模具及壓鑄件生產、到零部件組裝的垂直產業鏈,保證生產彈性的同時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柔性化生產各類非標產品,確保了產品的品質及供貨的及時性。同時,公司還在現有各類自動化設備的基礎上,通過運用ERP、MEMS系統,將生產工藝與自動化設備有效融合,可以達到各產線信息可共享、最佳產能可規劃、生產流程可追溯,初步實現了生產過程中自動化與數字化的融合。
禾川科技在2018、2019、2020、2021年H1的收入分別為2.83億元、3.13億元、5.44億元、3.69億,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973.14萬元、4,762.63萬元、1.06億元、5396.79萬元。盡管20年全球疫情對國內制造業與出口行業形成強壓,但公司仍然憑借自身產品實力與市場口碑維持了較穩健的增長態勢。
禾川科技將行業前沿技術、對工業自動化市場的深刻理解以及先進的管理體系融入到公司的產品及服務中,產品目前已廣泛應用于3C電子、光伏、鋰電池、包裝、紡織、物流、機器人、木工、激光等行業,并覆蓋了工業富聯、寧德時代、順豐控股、三通一達、隆基股份、捷佳偉創、先導智能、藍思科技、埃夫特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同時,公司還擁有100多人的技術服務團隊,可以就近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貼身技術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客戶對公司品牌的忠誠度較高,使得公司報告期內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工業自動化領域,在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市場營銷和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在技術方面,公司將依托現有的核心技術資源,持續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轉化技術創新成果,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在產品方面,公司將進一步豐富現有的產品線,并加強在工控芯片、產業機器、數字化工廠等領域的布局,力爭為客戶提供由核心部件、機器自動化到數字化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構建從工控芯片到終端產品整個鏈條的產品體系;在生產方面,公司將利用本次資本市場上市的契機,加大工廠投入,擴大伺服系統、PLC等核心產品的產能;在市場營銷和技術服務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營銷服務網絡,提升品牌形象,促進產品的銷售;在管理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管理體系,同時進行信息化升級建設,提高公司整體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實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