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匯聚創新洞察與前瞻觀點的“雙擎并進,數智新生”2024年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在青島盛大舉行。在本次峰會的機器設備制造行業分會上,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產業首席專家、工信智庫聯盟副理事長石勇指出,數字化浪潮正推動制造業形成新的價值創造體系;同時綠色化成為重要而活躍的經濟增長新動能;數字化、低碳化“雙轉型”將成為鍛造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產業首席專家、工信智庫聯盟副理事長石勇
當前,日益崛起的數字化浪潮正在加速推動制造業的價值鏈重構。石勇指出,當前的數字化浪潮,正驅動制造業從傳統的線性價值鏈轉變為立體的價值鏈網絡,形成基于鏈主企業、平臺企業和用戶生態這三類新的價值創造體系,從而實現柔性制造、提質增效與價值共創。
與此同時,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了“雙碳”目標的主攻方向。石勇談道,圍繞新能源的裝備制造業將成為各國產業力量的競爭焦點,推動裝備能源節約、效率提升和終端消費的電氣化成為大勢所趨。長期來看,“綠色制造”勢必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不難看到,制造業欲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對未來的全球競爭,離不開數字化與低碳化的“雙轉型”。那么,應如何切實有效地推動制造業的“雙轉型”?石勇介紹,當前制造過程的數字化亟待加強,面對這一挑戰,宜以工藝、裝備為核心,立足制造本質推進數字化轉型。而且,數字化轉型需要持續推進,特別是在智能制造的初期,尤適合以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的方式有序推進,實現“小步快跑”。此外,在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性趨勢的今天,石勇建議加大綠色轉型政策支持力度,為中國“綠色制造”揚帆海外競逐全球市場提供有力依托。
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業力量,特別是為電子半導體、航空航天、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戰略性產業提供各類設備和生產制造工具的OEM廠商,正沿著更加智慧、更加清潔高效的創新路徑不輟開拓。石勇表示,數字化和低碳化的“雙轉型”必將為包括OEM廠商在內的廣大制造業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成為企業鍛造競爭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