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在當今的智能制造領域,工業軟件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核心驅動作用。它如同智能制造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貫穿于整個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為企業的高效運作和持續發展提供著強大的支撐。
工業軟件涉及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研發設計類軟件是工業軟件中技術壁壘最高、最關鍵部分。其中,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是智能制造過程的關鍵共性技術,而建模與仿真是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的科學基礎。
工業軟件能夠實現對生產過程的精確控制和優化。通過先進的模擬仿真軟件,企業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對生產流程進行預演和優化,提前發現潛在問題,減少實際生產中的失誤和浪費。例如,在汽車制造領域,利用 CAD/CAM 軟件可以精確設計和制造汽車零部件,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工業軟件能夠實現數據的集成與分析。在智能制造時代,大量的數據從生產設備、傳感器等渠道不斷產生,工業軟件可以將這些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優化生產計劃、提高設備利用率,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工業軟件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協同創新能力。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企業需要與供應商、合作伙伴進行緊密合作。工業軟件可以實現不同企業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協同設計,促進產業鏈的整合和創新。
突圍
盡管我國是全球第一的工業大國,但工業軟件體系大而不強,工業軟件僅占全球7%。
一方面,我國工業軟件市場長期被國外軟件巨頭占據,國產軟件在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上與國外軟件存在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工業軟件的研發投入相對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核心技術。此外,工業軟件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也有待加強。
我國已經明確提出發揮舉國體制優先攻克關鍵領域技術,工業軟件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我國從人口紅利到工程師紅利的切換下,內生需求將驅動我國從“來料加工”到“中國智造”轉變。隨著國家對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工業軟件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擁有龐大的制造業市場和豐富的應用場景,這為工業軟件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國產工業軟件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本土優勢,深入了解國內企業的需求,開發出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
同時,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工業軟件的深度融合,將為工業軟件所實現的功能提供更多的創新與升級。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診斷和預測維護,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結語
工業軟件在智能制造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通過企業的不斷創新和努力,我國工業軟件必將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崛起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