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根植中國 合作共贏
——訪施耐德電氣管理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趙國華先生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 杜華君先生
記者:施耐德電氣2006年的財務狀況如何?此外,施耐德電氣2007年全球策略主要有哪些,尤其是對中國市場會有哪些新的期望?
趙國華:過去三年,全球經濟的發展非常強勁,中國更是如此,如果不考慮施耐德電氣全球的情況,不考慮我們兼并收入的運營結果,只考慮我們自身的發展,過去三年我們實現了每年9%的增長,這些增長來自于我們對于新產品、新的應用方面的投資。對于2007年,我個人是非常樂觀的,因為包括中國、印度還有巴西,增長都是非常快的,歐洲的經濟情況也非常好,所以對于經濟發展形式來講,全球都處于一個很正面的狀態。施耐德電氣對中國的期待,我們在今后還要擴大投資,不光是生產和研發方面的投資,因為目前在全球120多個城市,都有我們的銷售人員,但對于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來講,要深入地接近客戶,實際上感覺是不夠的,將來還要擴大銷售的力量。
施耐德電氣管理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趙國華先生
記者:施耐德電氣推出節能增效的目的是什么,此外施耐德電氣對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趙國華:針對節能增效,我們這一次推出了36個具體的方案,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主要是為了省錢,大家可以通過節約能源來節約費用;第二個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比較快,這個壓力比較大。通過節能增效這個項目,就可以更好地進行可持續發展。通過這些方案,我們可以向客戶提供實現10%到30%的能源節約的方案,對于施耐德電氣公司,也是為了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推出節能增效這個項目。
記者: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施耐德電氣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場,請您展望一下中國市場對于施耐德電氣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施耐德電氣公司在中國的低壓電氣中低端市場和中小城市的市場戰略是怎樣的?
趙國華: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更多的產品,更多的技術,更廣泛的解決方案。為了支持這個方案,我們主要在國內加大研發和生產的投入,對于中低端市場的策略我們也是通過跟德力西集團的合作去發展這個業務,對于國內的中小城市,我們要在更多的中國城市發展。目前我們覆蓋了差不多120多個城市,這是不夠的,將來還要在更多的城市發展。我們在國內進行了很多投資,在將來會進行更多的投資。
記者:去年施耐德電氣與德力西集團進行合作,各占50%的股份,這在中國低壓電氣行業是很重要的新聞,當然這個事件在業界產生了很大影響,包括一些其他的比較著名的企業對這個事情提出了不同的聲音,有反對的聲音,當然有的企業也表示贊同,那么我想請您介紹一下這次合作的工作進行到什么程度,而且在這個合資公司中,你們提供哪些產品和先進的技術,另外請再預測一下合資公司將來發展的前景如何?
趙國華:在這個領域里,同行業的企業有幾十家,在配電電氣產品方面,這個行業在國內是很活躍的,競爭廠家也有很多,媒體上刊登的反對意見主要來自于原來德力西集團的直接競爭對手。在國外一些直接的競爭對手也對這個事件有不贊成的反應,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平衡的合資方案,即:50%對50%。通過這個合作,我們會促進德力西在中國市場更好地發展,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德力西提供進入國際市場的可能性,應該講目前這個案子還在審批的過程當中。
記者: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合作伙伴發揮了很大作用。請介紹一下施耐德電氣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關系發展情況,今后在這個合作領域方面是不是有新的變化?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 杜華君先生
杜華君:通過我們的合作伙伴進行發展,是施耐德電氣公司最基本的戰略。我們從20年前就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我們相信中國這個市場,我們也相信中國人,所以我們認為必須通過合作在這個市場實現發展。基于這些理念,在過去20年里,我們發展了各種各樣的合作伙伴的形式,比如在工業方面,我們通過合資合作跟當地的工業合作伙伴共同分擔風險,我們在國內基本上所有的工業項目都是跟當地的合作伙伴進行合作的。另外,我們在國內有很多商務和技術合作伙伴,因為我們知道這些伙伴對于客戶各方面的需求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們和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如果是很久以前的話,我們的工業企業的本地化程度是很低的,所以我們認為提高國內供應商的水平非常重要,我們在近幾年也是這么做的。通過提高供應商的能力來建立更強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還跟大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在這些領域,我們不僅要培養人才,而且在一些具體研發方面都有合作。也就是說,發展合作伙伴是施耐德電氣很深刻的理念,我們相信我們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必須和我們的合作伙伴在一起共同發展。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8002/news/d_1nrusj6oanoh5.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