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場規模與增長率
2010 年中國交流
伺服系統市場呈現出“凸”字形的增長態勢,全年國內伺服市場規模為39.9億元人民幣,增長速度達到39.7%。
由于金融危機之后市場處于快速恢復狀態,伺服系統在2010 上半年呈現飛速增長,增長原因主要歸結于我國市場環境良好;年前積壓訂單大量釋放;
新能源行業的興起。
從今年全年市場規模變化來看,7、8 月份,市場處于穩定發展階段。而在第三、第四季度,整個市場處于較為平緩狀態。而2011年第一季度整個市場規模正在呈現出全線上升的趨勢。
下游產業需求加快才是重要的決策因素。首先是國家的一系列經濟復蘇政策使得
機床行業、包裝行業延續年前的快速發展,穩固了一定的伺服市場;其次是新興行業如風電行業、電子設備行業開始步入正軌,帶來了新的伺服市場規模。
在 2010年的市場中,我們不由得將目光轉向一些中國民族企業,正是這些企業的跳躍性增長,帶動了伺服市場,提高了2010 年的市場增長率,如匯川、東能。
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產業升級,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伺服產品對于提高企業競爭力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而現階段高通脹導致企業不得不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機械普及應用也迫在眉睫,伺服系統的市場需求在擴大。很多有遠識的國產廠商正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其產品的性能,進而擴大其品牌的號召力。相信國產伺服廠商改變進口壟斷格局將指日可待。
2010年國內伺服市場規模及其增長率
2.2 2010年各伺服廠商市場份額
2010年中國伺服產品市場達到3990 百萬元人民幣,增長為39.7%。伺服系統主要包括伺服驅動和伺服電機兩部分。中國大陸、日系、臺灣的企業產品出廠模式是整機出售,配套處理。而歐美企業的電機和驅動則可以分開,在配套方面相對比較靈活。
2010 年,松下機電、西門子、臺達居位市場占有率的前三位,臺達的增長速度快于前年,從去年第七的位置上升到今年第三。原材料問題幫忙中國企暫顯露頭角。日系企業由于原材料供給不足,導致其供貨時期延長,而這個等待時間遠超出設備商要求的時間。至此,一些設備商將眼光投向中國本土企業,經過對本土企業生產的產品試用以后,效果無異于海外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效果,則設備商開始逐漸選用中國本土企業所生產的伺服系統。這次“嘗試”提供給中國企業一個發展的機會,一些企業也善用了這次機會,提高銷售量近幾百倍。
2010年中國伺服市場份額

#page#
圖表 7:2010年中國伺服市場份額(前10名)

2010年中國伺服市場份額(前11-20名)

2010年中國伺服市場份額(20名以后)
2010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按功率
根據伺服產品的運用特點,中國自動化網在報告中將伺服產品根據功率分成了4 個功率段。從功率分布來看,中小功率的伺服產品占了30.6%的比例,將近三分之一,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機床、印刷、包裝、橡膠、風電等行業;小功率伺服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制造、儀器、試驗設備、包裝機械等行業,此功率段的市場份額占比24.2%;而大功率伺服產品主要應用于大型生產線、大型機床、全電注塑機和大型試驗設備上。
根據伺服產品的運用特點,中國自動化網在報告中將伺服產品根據功率分成了4 個功率段。從功率分布來看,中小功率的伺服產品占了30.6%的比例,將近三分之一,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機床、印刷、包裝、橡膠、風電等行業;小功率伺服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制造、儀器、試驗設備、包裝機械等行業,此功率段的市場份額占比24.2%;而大功率伺服產品主要應用于大型生產線、大型機床、全電注塑機和大型試驗設備上。
不同功率范圍的伺服系統市場

2010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按行業
機床行業仍然在伺服市場的應用市場處于第一的位置,由于政府對新能源行業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應用于風電行業的伺服產品從銷售量方面來看,較去年提高近5 個百分比的份額,而近一、兩年中,此行業的份額會快速提升。
2010年中國伺服產品行業應用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