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自動化網>Omega工業(yè)測量(中國)門戶>應用案例>實用溫度測量(六)

          實用溫度測量(六)

          發(fā)布時間:2015-09-16 09:34   類型:基礎知識   人瀏覽


          A、B和C通過在公布的數(shù)據(jù)曲線上選擇三個數(shù)據(jù)點并求 解三個聯(lián)立方程得出。選擇的數(shù)據(jù)點在熱敏電阻溫度范 圍標稱中心內的跨度不超過100?C時,此方程接近相當 顯著的±.02?C曲線擬合。

          通過更簡單的方程可以達到更快一些的計算機執(zhí)行 時間:

          其中A、B和C可通過選擇三個(R,T)數(shù)據(jù)點并求解三個得 到的聯(lián)立方程再次得出。此方程必須在較窄的溫度范圍 內應用以便接近Steinhart-Hart方程的精度。

          線性熱敏電阻

          我們投入了大量努力開發(fā)接近線性特性的熱敏電阻。 這些通常是2或4線設備,需要極度匹配的電阻才能線性 化特性曲線。現(xiàn)代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及其計算控制器使這種 硬件線性化不再有必要。

          測量

          熱敏電阻的高電阻率為其提供了獨特的測量優(yōu)勢。使 用RTD無需四線電阻測量。例如,常見的熱敏電阻值為 5000歐姆(25?C)。通過典型T.C.的4%/?C,100歐姆的測 量導線電阻僅產生0.05?C的誤差。這一誤差因素比同等 RTD誤差小500倍。

          缺點-由于是半導體,熱敏電阻比RTD或熱電偶更容易 在高溫下永久失準。熱敏電阻的使用通常限于幾百攝氏 度并且制造商會發(fā)出警告,長時間暴露在即使遠低于最 大工作限制的溫度下也將導致熱敏電阻偏離其指定的 公差。

          熱敏電阻可制成非常小的尺寸,這意味著它們將快速 響應溫度變化。這還意味著其較小的熱質量使其特別容 易受自動加熱誤差的影響。

          熱敏電阻比RTD或熱電偶脆弱得多,并且必須小心安 裝以避免破碎或連接分離。

          單片線性溫度傳感器

          測溫法最近的創(chuàng)新是集成電路溫度傳感器。它在電壓 和電流輸出配置中均可用。兩者均提供與絕對溫度成線 性比例的輸出。典型值為1 μA/K和10 mV/K。

          除了提供與溫度非常接近線性的輸出以外,這些設備 還共享熱敏電阻設備的缺點并因此具有有限的溫度范 圍。自動加熱和脆弱的問題同樣很明顯,并且它們需要 外部電源。

          這些設備提供了一種方便的途徑,可以產生與溫度成 正比的模擬電壓。因此硬件熱電偶參比端補償電路中出 現(xiàn)了這樣的需求(見圖15)。

          附錄A

          熱電偶的經驗定律2

          以下示例列出了根據(jù)經驗得出的熱電偶“定律”,對 于理解和診斷熱電偶電路很有用。

          在鐵和康銅導線之間插入銅導線將不會改變輸出電壓 V,無論銅導線的溫度如何。電壓V是Fe-C熱電偶在溫度 為T1時的電壓。

          輸出電壓V將為Fe-C對在溫度為T時的電壓,不論是否對 任一測量導線應用外部熱源。

          電壓V將為Fe-C熱電偶在溫度為T時的電壓,只要鉑線 的兩端為相同溫度。鉑線產生的兩個熱電偶(Fe-Pt和 Pt-Fe)相對作用。

          所有上述示例假設測量線是均勻的;即沒有缺陷和 雜質。

          附錄B

          熱電偶特性

          多年來,我們已開發(fā)出特定的熱電偶對合金來解決獨 特的測量問題。較常見的熱電偶特性在此處討論。

          我們將使用的術語標準線誤差是指《ASTM標準年鑒》中發(fā)布的常見商用規(guī)格。它表示實際熱電偶輸出電壓與 NBS專題論文125的表中預測的電壓之間允許的偏差。

          貴金屬熱電偶-貴金屬熱電偶(B型、R型和S型)都是 鉑或鉑-銠熱電偶,因此共享許多相同的特性。

          擴散-高溫下的金屬蒸汽擴散可以輕易改變鉑線的校 準;因此,鉑線應僅在非金屬護套(例如高純度氧化 鋁)內使用。此規(guī)則的一個例外是鉑制成的護套,但 此選件非常昂貴。

          穩(wěn)定性-基于鉑的對是目前所有常見熱電偶中最穩(wěn)定 的。S型如此穩(wěn)定以致被指定為銻點(630.74?C)與金點 (1064.43?C)之間溫度校準的標準。

          B型-B型對是唯一表現(xiàn)出雙值不確定性的常見熱電偶。

          由于雙值曲線和低溫下極低的塞貝克系數(shù),B型在低 于50?C時幾乎無效。由于輸出接近零(從0?C到42?C),因此B型的唯一優(yōu)點是只要溫度介于0?與40?C之間,參比端溫度幾乎無關緊要。當然,測量連接點溫度通常 都非常高。

          基金屬熱電偶

          與貴金屬熱電偶不同,這些基本金屬對沒有特定的化學 成分。可以使用金屬的任意組合,這可產生標準線誤差 范圍內的電壓-溫度曲線擬合。并且會帶來一些非常有 趣的金屬組合。例如康銅,它根本不是一個具體的金屬 合金,而是整個銅鎳合金系列的通用名稱。不可思議的 是,T型(銅-康銅)熱電偶中使用的康銅與J型(鐵- 康銅)對中使用的康銅是不一樣的。3


          E型-盡管不指定低于0?C的E型標準線誤差,但E型熱電 偶非常適合低溫測量,因為它塞貝克系數(shù)高(58 μV/?C)、 導熱性低并且耐腐蝕。

          E型的塞貝克系數(shù)大于所有其他標準對,使其對于檢 測較小的溫度變化非常有用。

          J型-J型對中的正極元件鐵是一種便宜的金屬,很少以 純凈的形式制造。J型熱電偶由于鐵中的雜質而一致性 特性較差。即使如此,由于其塞貝克系數(shù)高并且價格 低,J型對仍然很受歡迎。

          J型對應切勿在超過760?C時使用,因為突然的磁性 轉變可導致即使儀器冷卻后仍存在的失準。

          T型-這是公布的標準線誤差適用于溫度區(qū)域低于0?C 的唯一對;但E型實際上更適合非常低的溫度,因為其 塞貝克系數(shù)較高并且導熱性較低。

          T型獨特的區(qū)別在于有一根銅導線。這在溫差均為預期 的專門監(jiān)測情況下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點。

          優(yōu)點是銅熱電偶導線與dvm端子是同一種金屬,因此 不必進行導線補償。

          K型與鎳鉻硅電偶合金 - 鎳鉻硅熱電偶(即N型)與 K型類似,但設計為將傳統(tǒng)鎳鉻-鎳鋁組合中的某些不穩(wěn) 定性減至最低。合金含量的變化提高了500?C時發(fā)生的 有序/無序變化,正極元件中更高的硅含量提高了高溫下 的耐氧化性。特性曲線的完整說明在NBS專題論文161 中發(fā)布。14

          鎢-鎢-錸熱電偶通常在高溫的缺氧或真空環(huán)境中使用, 但由于高反應率而從不在氧化氣體中使用。純鎢在加熱 超過其再結晶溫度(約1200?C)時會變得非常脆弱。為 使導線更容易操作,在兩個熱電偶分支中都使用了錸合 金。G型(鎢與含錸26%的鎢錸合金)、C型(含錸5% 的鎢錸合金與含錸26%的鎢錸合金)和D型(含錸3%的 鎢錸合金與含錸25%的鎢錸合金)熱電偶可作為裸線形 式以及完整的探頭組件提供。所有材料都符合公布的誤 差限。

          ASTM標準線誤差3

          在高溫下,尺寸較小的 熱電偶線受擴散、雜質 和不均勻性的影響比大 尺寸線大得多。標準線 誤差體現(xiàn)了這一關系。請注意,每種NBS線誤 差規(guī)格都帶有電線尺寸。貴金屬熱電偶(B、R和S)明顯 出于成本原因指定為小尺寸(24 ga.)線

          AWG

          DIA, MILS

          DIA, mm

          8 128 3.3
          10; 102 2.6
          12 81 2.1
          14 64 1.6
          16 51 1.3
          18 40 1
          20 32 0.8
          22 25 0.6
          24 20 0.5
          26 16 0.4
          28 13 0.3
          型號 金屬
          + -
          J標準色碼
          + -
          兩英尺
          20 AWG
          塞貝克系數(shù)S
          ( V/?C) @ T (?C)
          ?C標準線誤差
          (見附錄B)
          NBS指定的材料范圍?
          (?C)
          B 含銠6%的鉑銠合金 含銠30%的鉑銠合金 0.2 6 600 4.4到8.6 0到1820*
          E 含鉻10%的 鎳鉻合金 康銅 紅色 0.71 58.5 0 1.7到4.4 -270到1000
          J 康銅 白色 紅色 0.36 50.2 0 1.1到2.9 -210到760
          K 含鉻10%的鎳鉻合金 黃色 紅色 0.59 39.4 0 1.1到2.9 -270到1372
          N (AWG 14) 鎳鉻硅合金 鎳硅合金 39 600 0到1300
          N (AWG28) 鎳鉻硅合金 鎳硅合金 26.2 0 -270到400
          R 含銠13%的鉑銠合金 0.19 11.5 600 1.4到3.8 -50到1768
          S 含銠10%的鉑銠合金 0.19 10.3 600 1.4到3.8 -50到1768
          T 康銅 藍色 紅色 0.30 38 0 0.8到2.9 -270到400
          W-Re 含錸5%的鎢錸合金 含錸26%的鎢錸合金 19.5 600 0到2320
          * B型雙值低于42?C - 指定的曲線擬合僅在130?C以上
          ? 材料范圍適用于8 AWG線;隨著電線尺寸減小而縮小

          參考文獻

          1 Charles Herzfeld, F.G. Brickwedde: Temperature - It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Vol. 3, Part 1,Reinhold, New York, 1962.
          2

          Robert P. Benedict: Fundamental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Flow Measurement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69.

          3 Manual on the Use of Thermocouples 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 ASTM Special Publication 470A,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cticut 06907, 1974.
          4 Thermocouple Reference Tables, NBS Monograph 125,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1979. Also, Temperature- Millivolt Reference Tables-Section T, Omeg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ndbook,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 06907,1983.
          5 H. Dean Baker, E.A. Ryder, N.H. Bak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 Engineering,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cticut 06907, 1953.
          6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ndbook, Omega Engineering, Inc., Stamford, Connecticut.
          7 R.L. Anderson: Accuracy of Small Diameter Sheathed Thermocouples for the Core Flow Test Loop,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ies, ORNL-54011 (available from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April, 1979.
          8 R. R Reed: Branched Thermocouple Circuits in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Experi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SA Internationa Instrumentation Symposium, 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 1976.
          9 R.J. Moffat: The Gradient Approach to Thermocouple Circuitry, from Temperature - It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Reinhold, New York, 1962
          10 R.P. Reed: A Diagnostics-Oriented System for Thermocouple Thermometry, Proceedings of 24th ISA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ation Symposium, 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 1978.
          11 Harry R. Norton: Handbook of Transducers for Electronic Measuring System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2 C.H. Meyers: Coiled Filament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NBS Journal of Research, Vol. 9, 1932.
          13 Bulletin 9612, Rev. B: Platinum Resistance Temperature Sensors, Rosemount Engineering Co., 1962.
          14 Burley, Powell, Burns & Scroger: The Nicrosil vs. Nisil Thermocoupl Properties and Thermoelectric Reference Data, NBS Monograph 16 U.S. Dept. of Commerce, Washington, D.C., 1978
          15 J.P Tavener: Platinum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s - State of Art, Measurements & Control, Measurements & Data Corporation, Pittsburgh, PA., April, 1974.
          16 J.P. Evans and G.W. Burns: A Study of Stability of High Temperatur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in Temperature - Its Measurem and Control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Reinhold, New York, 1962.
          17 D.D. Pollock: The Theory and Properties of Thermocouple Elements ASTM STP 492,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cticut 06907, 1979
          18 YSI Precision Thermistors, Yellow Springs Instruments, Yellow Spri
          符合ITS- 90標準的熱電偶數(shù)據(jù)在“ITS-90
          ouple Direct and Inverse Polynomials”中提供。
          OMEGA衷心感謝Agilent Technologies允許我們轉載《應用 說明290-實用溫度測量》。
          版權所有© 1997, 200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經許可轉載

          熱敏電阻

          與RTD一樣,熱敏電阻也是溫度敏感的電阻。如果說 熱電偶是最通用的溫度傳感器而PRTD是最穩(wěn)定的,則 最適合描述熱敏電阻的詞是敏感。在三種主要的傳感器 分類中,熱敏電阻表現(xiàn)出目前為止最大的隨溫度參數(shù)變 化

          熱敏電阻通常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盡管可以使用正 溫度系數(shù)裝置,但大多數(shù)熱敏電阻都使用負溫度系數(shù) (TC);即其電阻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負T.C.的大小可 以是每攝氏度幾個百分點,以便熱敏電阻電路能夠檢測 到溫度的微小變化,而使用RTD或熱電偶電路無法觀察 到這樣的變化。

          我們?yōu)檫@一靈敏度提高付出的代價是損失線性度。熱 敏電阻是一個極端的非線性設備,它高度依賴于工藝參 數(shù)。因此,制造商無法將熱敏電阻曲線標準化到RTD和 熱電偶曲線的標準化程度。

          單獨的熱敏電阻曲線可能非常接近通過使用

          Steinhart-Hart 方程取得的近似:18

          其中: T = 開氏度
          R = 熱敏電阻的電阻
          A,B,C = 曲線擬合常數(shù)


          A、B和C通過在公布的數(shù)據(jù)曲線上選擇三個數(shù)據(jù)點并求 解三個聯(lián)立方程得出。選擇的數(shù)據(jù)點在熱敏電阻溫度范 圍標稱中心內的跨度不超過100?C時,此方程接近相當 顯著的±.02?C曲線擬合。

          通過更簡單的方程可以達到更快一些的計算機執(zhí)行 時間:

          其中A、B和C可通過選擇三個(R,T)數(shù)據(jù)點并求解三個得 到的聯(lián)立方程再次得出。此方程必須在較窄的溫度范圍 內應用以便接近Steinhart-Hart方程的精度。

          線性熱敏電阻

          我們投入了大量努力開發(fā)接近線性特性的熱敏電阻。 這些通常是2或4線設備,需要極度匹配的電阻才能線性 化特性曲線。現(xiàn)代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及其計算控制器使這種 硬件線性化不再有必要。

          測量

          熱敏電阻的高電阻率為其提供了獨特的測量優(yōu)勢。使 用RTD無需四線電阻測量。例如,常見的熱敏電阻值為 5000歐姆(25?C)。通過典型T.C.的4%/?C,100歐姆的測 量導線電阻僅產生0.05?C的誤差。這一誤差因素比同等 RTD誤差小500倍。

          缺點-由于是半導體,熱敏電阻比RTD或熱電偶更容易 在高溫下永久失準。熱敏電阻的使用通常限于幾百攝氏 度并且制造商會發(fā)出警告,長時間暴露在即使遠低于最 大工作限制的溫度下也將導致熱敏電阻偏離其指定的 公差。

          熱敏電阻可制成非常小的尺寸,這意味著它們將快速 響應溫度變化。這還意味著其較小的熱質量使其特別容 易受自動加熱誤差的影響。

          熱敏電阻比RTD或熱電偶脆弱得多,并且必須小心安 裝以避免破碎或連接分離。

          單片線性溫度傳感器

          測溫法最近的創(chuàng)新是集成電路溫度傳感器。它在電壓 和電流輸出配置中均可用。兩者均提供與絕對溫度成線 性比例的輸出。典型值為1 μA/K和10 mV/K。

          除了提供與溫度非常接近線性的輸出以外,這些設備 還共享熱敏電阻設備的缺點并因此具有有限的溫度范 圍。自動加熱和脆弱的問題同樣很明顯,并且它們需要 外部電源。

          這些設備提供了一種方便的途徑,可以產生與溫度成 正比的模擬電壓。因此硬件熱電偶參比端補償電路中出 現(xiàn)了這樣的需求(見圖15)。

          附錄A

          熱電偶的經驗定律2

          以下示例列出了根據(jù)經驗得出的熱電偶“定律”,對 于理解和診斷熱電偶電路很有用。

          在鐵和康銅導線之間插入銅導線將不會改變輸出電壓 V,無論銅導線的溫度如何。電壓V是Fe-C熱電偶在溫度 為T1時的電壓。

          輸出電壓V將為Fe-C對在溫度為T時的電壓,不論是否對 任一測量導線應用外部熱源。

          電壓V將為Fe-C熱電偶在溫度為T時的電壓,只要鉑線 的兩端為相同溫度。鉑線產生的兩個熱電偶(Fe-Pt和 Pt-Fe)相對作用。

          所有上述示例假設測量線是均勻的;即沒有缺陷和 雜質。

          附錄B

          熱電偶特性

          多年來,我們已開發(fā)出特定的熱電偶對合金來解決獨 特的測量問題。較常見的熱電偶特性在此處討論。

          我們將使用的術語標準線誤差是指《ASTM標準年鑒》中發(fā)布的常見商用規(guī)格。它表示實際熱電偶輸出電壓與 NBS專題論文125的表中預測的電壓之間允許的偏差。

          貴金屬熱電偶-貴金屬熱電偶(B型、R型和S型)都是 鉑或鉑-銠熱電偶,因此共享許多相同的特性。

          擴散-高溫下的金屬蒸汽擴散可以輕易改變鉑線的校 準;因此,鉑線應僅在非金屬護套(例如高純度氧化 鋁)內使用。此規(guī)則的一個例外是鉑制成的護套,但 此選件非常昂貴。

          穩(wěn)定性-基于鉑的對是目前所有常見熱電偶中最穩(wěn)定 的。S型如此穩(wěn)定以致被指定為銻點(630.74?C)與金點 (1064.43?C)之間溫度校準的標準。

          B型-B型對是唯一表現(xiàn)出雙值不確定性的常見熱電偶。

          由于雙值曲線和低溫下極低的塞貝克系數(shù),B型在低 于50?C時幾乎無效。由于輸出接近零(從0?C到42?C),因此B型的唯一優(yōu)點是只要溫度介于0?與40?C之間,參比端溫度幾乎無關緊要。當然,測量連接點溫度通常 都非常高。

          基金屬熱電偶

          與貴金屬熱電偶不同,這些基本金屬對沒有特定的化學 成分。可以使用金屬的任意組合,這可產生標準線誤差 范圍內的電壓-溫度曲線擬合。并且會帶來一些非常有 趣的金屬組合。例如康銅,它根本不是一個具體的金屬 合金,而是整個銅鎳合金系列的通用名稱。不可思議的 是,T型(銅-康銅)熱電偶中使用的康銅與J型(鐵- 康銅)對中使用的康銅是不一樣的。3


          E型-盡管不指定低于0?C的E型標準線誤差,但E型熱電 偶非常適合低溫測量,因為它塞貝克系數(shù)高(58 μV/?C)、 導熱性低并且耐腐蝕。

          E型的塞貝克系數(shù)大于所有其他標準對,使其對于檢 測較小的溫度變化非常有用。

          J型-J型對中的正極元件鐵是一種便宜的金屬,很少以 純凈的形式制造。J型熱電偶由于鐵中的雜質而一致性 特性較差。即使如此,由于其塞貝克系數(shù)高并且價格 低,J型對仍然很受歡迎。

          J型對應切勿在超過760?C時使用,因為突然的磁性 轉變可導致即使儀器冷卻后仍存在的失準。

          T型-這是公布的標準線誤差適用于溫度區(qū)域低于0?C 的唯一對;但E型實際上更適合非常低的溫度,因為其 塞貝克系數(shù)較高并且導熱性較低。

          T型獨特的區(qū)別在于有一根銅導線。這在溫差均為預期 的專門監(jiān)測情況下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點。

          優(yōu)點是銅熱電偶導線與dvm端子是同一種金屬,因此 不必進行導線補償。

          K型與鎳鉻硅電偶合金 - 鎳鉻硅熱電偶(即N型)與 K型類似,但設計為將傳統(tǒng)鎳鉻-鎳鋁組合中的某些不穩(wěn) 定性減至最低。合金含量的變化提高了500?C時發(fā)生的 有序/無序變化,正極元件中更高的硅含量提高了高溫下 的耐氧化性。特性曲線的完整說明在NBS專題論文161 中發(fā)布。14

          鎢-鎢-錸熱電偶通常在高溫的缺氧或真空環(huán)境中使用, 但由于高反應率而從不在氧化氣體中使用。純鎢在加熱 超過其再結晶溫度(約1200?C)時會變得非常脆弱。為 使導線更容易操作,在兩個熱電偶分支中都使用了錸合 金。G型(鎢與含錸26%的鎢錸合金)、C型(含錸5% 的鎢錸合金與含錸26%的鎢錸合金)和D型(含錸3%的 鎢錸合金與含錸25%的鎢錸合金)熱電偶可作為裸線形 式以及完整的探頭組件提供。所有材料都符合公布的誤 差限。

          ASTM標準線誤差3

          在高溫下,尺寸較小的 熱電偶線受擴散、雜質 和不均勻性的影響比大 尺寸線大得多。標準線 誤差體現(xiàn)了這一關系。請注意,每種NBS線誤 差規(guī)格都帶有電線尺寸。貴金屬熱電偶(B、R和S)明顯 出于成本原因指定為小尺寸(24 ga.)線

          AWG

          DIA, MILS

          DIA, mm

          8 128 3.3
          10; 102 2.6
          12 81 2.1
          14 64 1.6
          16 51 1.3
          18 40 1
          20 32 0.8
          22 25 0.6
          24 20 0.5
          26 16 0.4
          28 13 0.3
          型號 金屬
          + -
          J標準色碼
          + -
          兩英尺
          20 AWG
          塞貝克系數(shù)S
          ( V/?C) @ T (?C)
          ?C標準線誤差
          (見附錄B)
          NBS指定的材料范圍?
          (?C)
          B 含銠6%的鉑銠合金 含銠30%的鉑銠合金 0.2 6 600 4.4到8.6 0到1820*
          E 含鉻10%的 鎳鉻合金 康銅 紅色 0.71 58.5 0 1.7到4.4 -270到1000
          J 康銅 白色 紅色 0.36 50.2 0 1.1到2.9 -210到760
          K 含鉻10%的鎳鉻合金 黃色 紅色 0.59 39.4 0 1.1到2.9 -270到1372
          N (AWG 14) 鎳鉻硅合金 鎳硅合金 39 600 0到1300
          N (AWG28) 鎳鉻硅合金 鎳硅合金 26.2 0 -270到400
          R 含銠13%的鉑銠合金 0.19 11.5 600 1.4到3.8 -50到1768
          S 含銠10%的鉑銠合金 0.19 10.3 600 1.4到3.8 -50到1768
          T 康銅 藍色 紅色 0.30 38 0 0.8到2.9 -270到400
          W-Re 含錸5%的鎢錸合金 含錸26%的鎢錸合金 19.5 600 0到2320
          * B型雙值低于42?C - 指定的曲線擬合僅在130?C以上
          ? 材料范圍適用于8 AWG線;隨著電線尺寸減小而縮小

          參考文獻

          1 Charles Herzfeld, F.G. Brickwedde: Temperature - It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Vol. 3, Part 1,Reinhold, New York, 1962.
          2

          Robert P. Benedict: Fundamental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Flow Measurement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69.

          3 Manual on the Use of Thermocouples 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 ASTM Special Publication 470A,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cticut 06907, 1974.
          4 Thermocouple Reference Tables, NBS Monograph 125,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1979. Also, Temperature- Millivolt Reference Tables-Section T, Omeg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ndbook,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 06907,1983.
          5 H. Dean Baker, E.A. Ryder, N.H. Bak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 Engineering,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cticut 06907, 1953.
          6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ndbook, Omega Engineering, Inc., Stamford, Connecticut.
          7 R.L. Anderson: Accuracy of Small Diameter Sheathed Thermocouples for the Core Flow Test Loop,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ies, ORNL-54011 (available from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April, 1979.
          8 R. R Reed: Branched Thermocouple Circuits in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Experi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SA Internationa Instrumentation Symposium, 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 1976.
          9 R.J. Moffat: The Gradient Approach to Thermocouple Circuitry, from Temperature - It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Reinhold, New York, 1962
          10 R.P. Reed: A Diagnostics-Oriented System for Thermocouple Thermometry, Proceedings of 24th ISA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ation Symposium, 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 1978.
          11 Harry R. Norton: Handbook of Transducers for Electronic Measuring System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2 C.H. Meyers: Coiled Filament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NBS Journal of Research, Vol. 9, 1932.
          13 Bulletin 9612, Rev. B: Platinum Resistance Temperature Sensors, Rosemount Engineering Co., 1962.
          14 Burley, Powell, Burns & Scroger: The Nicrosil vs. Nisil Thermocoupl Properties and Thermoelectric Reference Data, NBS Monograph 16 U.S. Dept. of Commerce, Washington, D.C., 1978
          15 J.P Tavener: Platinum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s - State of Art, Measurements & Control, Measurements & Data Corporation, Pittsburgh, PA., April, 1974.
          16 J.P. Evans and G.W. Burns: A Study of Stability of High Temperatur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in Temperature - Its Measurem and Control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Reinhold, New York, 1962.
          17 D.D. Pollock: The Theory and Properties of Thermocouple Elements ASTM STP 492, Omega Press, Stamford, Connecticut 06907, 1979
          18 YSI Precision Thermistors, Yellow Springs Instruments, Yellow Spri
          符合ITS- 90標準的熱電偶數(shù)據(jù)在“ITS-90
          ouple Direct and Inverse Polynomials”中提供。
          OMEGA衷心感謝Agilent Technologies允許我們轉載《應用 說明290-實用溫度測量》。
          版權所有© 1997, 200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經許可轉載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apply/d_1ntoam5dmojh1_1.html

          拷貝地址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留言反饋
          • 評價:

          • 關于:

          • 聯(lián)系人:

          • 聯(lián)系電話:

          • 聯(lián)系郵箱:

          • 需求意向:

          • 驗證碼:

            看不清楚?

          •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黄色三级免费电影| 成人网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 激情综合网五月|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91精品国产免费| 好黄好猛好爽好痛的视频|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欧美人牲交a欧美精区日韩| 免费v片在线观看无遮挡|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免费看黄视频app|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 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老妇bbbwwbbww| 免费看美女吃男生私人部位|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尤物视频www|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一级黄色大毛片| 日本人亚洲人jjzzjjzz页码1|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免费完整|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