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美國旅行的朋友們都會發現,美國的電壓是110V,而我們祖國是220V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不知道大家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這一差異,需要從源頭說起,當然,不是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說起,而是從兩位科學家的相互競爭說起。
在1879年,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從此人類進入了電燈照明的新時代。然而,世界萬物并不是百分百完美的,直流輸電的弊端也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而逐漸顯現:電壓不變的情況下,供電距離的增加和用戶的增長加劇了線路損耗。小型直流中心電站供電區域僅限于2公里不到的方圓內。隨后,另一位科學家,被網友譽為上帝之子特斯拉發明了3相的240V交流電,但出于安全考慮他也把電壓降低到了110V。由于具備遠距離傳輸損耗更小等優勢,他的交流電體系最終打敗愛迪生的直流電,在西屋電氣公司的資助下成為了美國的供電標準。此后,利用
變壓器變換電壓的交流電系統以其長距離、低損耗優勢逐漸被廣泛采用。
等等,可能看到這里,你就會有新的疑問了,既然美國的電壓說的那么好,那為什么中國不采用呢?其實,我們國家使用的電壓和頻率標準,是由電力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直接繼承而來的。在建國初期,我們國家是按照蘇聯的標準的,而蘇聯這是采用歐洲的標準,于是220v最終成為中國電網的標準。而美國也曾想改用220v的市電標準,想此時家庭中適配110V電壓的家用電器增多,如果強行更改電壓規格,不僅會淘汰大量現役電器和設備造成浪費,也會搞的怨聲載道,所以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